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

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大紀元資料室)
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大紀元資料室)

⊙明月
兩則跟閱讀有關的故事:

藝術家馬利克的「閱讀計畫」

從2015年春天開始,在紐約市的各個角落,經常會發現一疊堆得高高的書矗立在那裡。無論是公園、人行道、電梯裡、布魯克林大橋、高架公園或中央公園,都能看見這些書的身影。每本書裡都有一張便條,上面寫著:「拿任何一本你想看的書,待你讀畢後,請寄電郵通知我。」
 
這是藝術家馬利克(Shaheryar Malik)所發起的一項藝術行動,稱為「閱讀計畫」(The Reading Project)。他已在紐約街頭放置了大約250本書,目前已收到來自倫敦、比利時、新加坡等地的大約50封電郵。

馬利克說:「比起上網分享自拍照,我更想向世界分享我的書……這些都是我人生經歷的一部分,而人們將在街頭拾起這些書,並閱讀它們,感覺就像我將書本分享給他們一樣。」

12歲愛閱讀的男孩

有一天,美國猶他州的一位郵差羅恩‧林奇(Ron Lynch)在送信時,碰到了一個向他索要垃圾信的12歲小男孩。這個男孩名叫馬修‧佛洛斯(Matthew Flores)。他告訴林奇,自己非常喜愛閱讀,但沒錢買書,所以廣告信就成了他的免費讀物。林奇建議他去圖書館借閱,但他說連坐公車的錢都不夠。

看著眼前這個小男孩,林奇心想現在的孩子大多只想要電子產品,難得他如此渴望閱讀,他決定幫馬修實現夢想。於是,他在臉書上分享了馬修的故事,希望得到網友們的幫忙。結果,短短幾天之內,來自英國、澳洲、印度等世界各地的書陸陸續續地送到了馬修家中。

林奇又驚又喜:「我以為透過臉書,最多可以收到五六十本書,沒想到大家這麼熱情!」他發表了貼文,替馬修感謝世界各地民眾的愛心。

望著整櫥的各類書籍,馬修開心地笑了。現在,他隨時都可以在家裡享受閱讀的美好。他感謝人們對他的饋贈,並表示會好好閱讀每一本書,然後分享給其他人。

當閱讀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時候,這個12歲的小男孩竟然如此求知若渴,這無異於給那些不愛看書的大人一記當頭棒喝!

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書,是人生良伴、精神糧食。書籍內容涵蓋面廣泛,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體育、修養、園藝等各個領域。閱讀不僅能增廣見聞、拓展思路、提升技能、淨化心靈、修身養性,亦能休閒娛樂、放鬆心情。

閱讀使我們「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掌握世界的脈動。它可以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認識,使我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處理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前人的經驗,把事情完成得更好。企業家能夠從中掌握商業資訊,做出更全面的發展計畫。

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向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取經一樣,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藉以提升自己的修養、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它能讓人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做出改變,不斷成長。它能讓人學習堅強,在逆境中化悲憤為力量。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博覽群書的人自然有著高華的氣質。他們談吐優雅、進退有度、令人敬佩。有學問的人知道「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深知自己的渺小,因而會有謙卑的心態。相反的,沒有學問的人妄自尊大,有點錢就自以為了不起,覺得高人一等。然而,在別人眼裡,他們卻只是個不學無術、孤陋寡聞的人。

在繁忙的生活裡,偶爾抽空看看小說或輕鬆的小品,也能讓人放鬆心情。一邊品茗、一邊閱讀,真乃人生一大享受。思想在書海裡徜徉,生活中的煩惱和壓力暫時拋諸腦後。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過:「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然而,今日的中國閱讀風氣卻日漸低落,而日本和歐美國家的國民普遍閱讀率都比較高。國民的素養決定了國家的前途,有思想的國民才能使國家進步。

當閱讀變成一種習慣,我們就能從中汲取養分,使自己不斷成長,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內涵、有智慧的人。當閱讀變成一種時尚,人們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成長,這個世界就會充滿希望。
 

延伸閱讀
為什麼法國人只需要10件衣服?
2016年04月16日 | 8年前
黃郁棻獲OMC獎牌 台灣第一人
2016年04月12日 | 8年前
研究:5個愛好讓人更聰明
2016年03月12日 | 8年前
台北親子館-愛奇堡智力樂園
2016年02月03日 | 8年前
原木家具時尚又健康
2016年01月12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