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如何挑?營養師:顏色越深越健康

【記者李熙/綜合報導】
蔬果是人體幾種維生素的主要來源,研究發現,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是慢性疾病的重要成因,甚至與多種癌症的成因有直接關係。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顏色不同其植物性化學物質也不盡相同,飲食上應多色、多種、多變化,以提供機體各種營養需求。

夏季是水果盛產季節,專家建議,每天至少吃2種水果,就能達到保健的功效。但在眾多水果中,要如何挑選?除了要認識水果屬性、熱量、營養價值外,一般來說顏色越深對健康的好處越大。

水果被視為是慢性病、癌症的天然良方
(大紀元圖片庫)(大紀元圖片庫)

人體的正常血液PH值在7.35~7.45之間,呈微鹼性,因此多食用鹼性食物有益健康。鹼性食物多含較多鉀、鈣、鎂等元素,而水果就是最好的鹼性食物來源之一。

任何一種蔬果都不含膽固醇,每日攝取充足的蔬果更有助於降低現代人膽固醇偏高所造成的疾病風險。有研究發現,多吃蔬果能降低得癌症的機會,得病機會也比不常吃的人低2~3倍。因此,蔬果被視為是慢性病、癌症的天然解藥。

水果的營養價值
多吃含維C的水果,對皮膚收劍,還有面斑都有好處的。(Fotolia)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對皮膚收斂,還有面斑都有好處的。(Fotolia)

蔬果主要提供的是醣份、維生素、植物性營養素和纖維。蔬果幾乎囊括了人體所需的所有的維生素C、半數的維生素A和多數的葉酸,並且提供豐富的植物性化學物質(Phytochemical),如橙色的胡蘿蔔素、黃色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紅色的茄紅素、綠色的葉綠素和紫色的花青素,以及數千種的酚類化合物等等。

水果類,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或稱醣類),每份約有15公克醣,60大卡的熱量。所謂的一份水果,大約是一顆柳丁大小的份量,葡萄柚大小的一顆算2份。雖然多數蔬果的熱量和蛋白質都不高,但含大量的醣,攝取過多的醣類,也會導致脂肪堆積而變胖。

新鮮水果整顆食用能獲得最佳的營養價值,若榨成汁,纖維會隨果渣被丟棄,維生素C等營養素可能被破壞而減少,喝起來不容易有飽足感,營養價值也變低了。

 

延伸閱讀
10種美味豆類食譜助你減肥
2016年07月07日 | 7年前
日本成烤爐 中暑人數超去年5倍
2016年07月06日 | 7年前
喝熱水的十二種意想不到的好處
2016年07月05日 | 7年前
菸酒肥胖高危險群 5招遠離癌症
2016年06月30日 | 8年前
疼痛難忍 吃藥止痛≠治痛
2016年06月23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