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寂靜的早晨
天一亮,大地如春,生氣蓬勃,蟲鳴鳥叫,汽車聲、說話聲、腳步聲,聲聲入耳,好不熱鬧。但如果一覺醒來,是個寂靜的早晨,難免會驚恐不已。
一位55歲的家庭主婦,公婆都住院,她在家庭與醫院兩頭奔波,累積壓力與疲憊。有一天感冒,咳嗽不停。第二天清晨起床,什麼聲音都聽不見!看醫生吃藥沒什麼進展,趕緊從南部北上來看診。甫坐上看診椅她就說:「醫生,救救我!聽不到的感覺太可怕了!」
我拍拍她的肩膀說:「不要緊張,我們先處理心情,再處理病情,好不好?」因為她的病是由情緒所引起,照顧兩老有些心裡不平衡,長久鬱卒壓抑,致使肝失疏泄,肝鬱化火,氣機逆亂,循肝膽經而上;又偏遇風寒,內憂外患,病邪壅閉清竅,一舉成聵。
暴聾的黃金治療期是7天,治癒率可達八成,但她發病已10天,於是我診察她的身體狀況,看看作戰的本錢還有多少。經過綜合診斷,判斷治療應該還來得及,只是療程要加長。她原本左耳重聽,現在右耳又暴聾,還伴有耳鳴、頭眩暈、右臉腫、甲狀腺腫,眼睛也略為震顫。
針灸與穴道按摩
針灸處理:促進內耳甲皺循環,針聽宮、聽會、耳門、翳風穴;改善內耳血液迴圈、開耳竅,因三焦經入耳中,取三焦經中渚穴,以利三焦經氣化機開耳竅;液門穴為三焦經之滎穴,用以瀉熱開竅;聽宮穴為手太陽,足少陰之會,用以疏經氣通耳閉;天牖穴也屬三焦經,是古人治暴聾經驗穴;清肝瀉火,針太衝、丘墟、行間穴,行間為肝經之滎穴,可引熱下行;袪風邪,針外關、合谷、風池穴,風池穴並能醒腦利竅。
腎開竅於耳,腎精虧虛,根本不穩而失守致聾,補腎精,針太谿、三陰交、關元穴;清陽不升,以致耳鳴、眩暈,針百會、足三里、後谿穴,後谿穴通督脈,用以通陽達表袪邪;外加頭皮針的暈聽區。每次輪流取穴,隨症加減。並且交待她要常按耳門、聽宮、聽會、中渚、合谷穴,每次9或36下,也可用艾條灸這些穴;多吃中空食物,其中以蔥、蓮藕最佳;可燉鹿腎,加熟地3錢、石菖蒲3錢、生薑3片,煮好後滴2滴米酒,最滋養腎血。
2種保養健耳操
接著再教她做2種保養耳朵的健耳操,常做能使人耳聰目明、精神氣爽,也能防老抗衰與延年益壽。
1. 雙手搓熱,先搓耳朵,由內而外9次,再捏耳垂9下;再用食指插入耳孔,進出9次,突然猛力拔出,同時口張開吐氣。連做9次後喝一口溫開水,慢慢吞下。
2. 用掌心按住耳朵,五指放枕骨處,接著一按一放,連續做 9 次;再用食指疊中指,向枕部扣擊9次。重覆上述步驟連續做 9 次。
耳聾通竅外治法
1. 川烏頭切成小圓狀,浸醋一夜,塞耳孔內,可散寒通竅。
2. 巴豆1克、石菖蒲1克或是等量,研磨成粉,用飯做成丸,塞耳孔,可辛溫散寒、開竅袪風。
3. 細辛研成粉末,用黃醋做成丸,塞耳孔,可散瘀開竅。
4. 石菖蒲研成粉末,炒熱後,用飯做成丸,趁熱塞耳孔,注意溫度勿超過40℃,以免燙傷。可活血開竅,散風袪溼。
5. 吳茱萸、烏頭尖、大黃等量研成粉末,用唾液或溫水調和,捏成小餅狀,貼湧泉穴引火下行。每天洗好澡後貼30分鐘。
6. 附子、吳茱萸研成粉末,用醋調成餅狀,貼湧泉穴,每天洗好澡後貼30分鐘。
針灸治療見成效
前10天每天針,針10次之後,已能聽到微弱聲音,耳鳴減少許多。一旦突破病灶,速度就快了。針到第16次,已完全可以聽清楚。但有一天突然又聽不到,嚇得她趕快來診,之後鞏固療效又針了6次,前後一共針了23 次。離開診所前,她直說:「謝謝。」我告訴她:「人生最大無聊,是用生命時間來解決自己製造的麻煩。年紀大了,要有胸襟,才能容得下千古恩怨。」——摘自《明慧診間:容光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