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老梗讓市場倒胃口

⊙金谷道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10日超乎市場預期地擴大量化寬鬆(QE)規模,每月購債金額加碼200億歐元至800億歐元,同時調降三大利率,讓存款利率由-0.3%降至-0.4%,德拉吉誓言維持長期超低利率但又說進一步降息機率低,認為此舉將有助於穩定金融環境,從而改善實體經濟。

然而泛歐600指數同日卻由盤中的上漲2.5%轉為收盤的下跌1.6%,歐元兌美元也罕見地巨幅波動3%且由貶轉升1.7%,美元指數則下跌1%至96.16,金價也先跌再漲至1,268美元/盎司,這些現象皆透露詭異,顯示投資人對QE的老戲碼倒足了胃口,這個向來可刺激金融市場的特效藥已開始失效。

對於金融市場來說,政策的有效性往往在於出其不意。歐洲央行在去年1月宣布1.1萬億歐元購債計畫時,市場感到振奮,德國DAX指數在去年首季開低走高漲幅近30%。這一次,擴大寬鬆的老梗卻使DAX指數盤中漲逾2%,但收盤卻虎頭蛇尾下跌2.3%。

這個現象很類似日本央行在今年1月29日推出負利率,日經指數當日大漲2.8%,但9個交易日後反而倒跌近15%的窘境,與2014年10月擴大QE規模後9個月內日經大漲40%的風光形成強烈對比。換言之,金融市場對於這類貨幣寬鬆的興奮程度已進入了「再而衰、三而竭」的地步了。

許多人擔心央行QE成癮有其後遺症,種下下一次危機的種子,因為每當經濟不佳時就推出QE刺激股價,吹大金融市場的資產泡沫,但另一方面政府債務又不斷膨脹,只得祭出負利率來減輕財政負擔,而為了吸引投資人買進公債,央行又被迫增加購債金額推升債市,如此讓央行深陷QE與負利率的惡性循環。

這個左手QE、右手負利率的手法其實並不能解決經濟的實質問題,充其量只不過美化資產效應,而這一次很可能連資產膨脹的目的都達不到,充分說明市場若不買帳,央行的貨幣遊戲將難以為繼,QE成癮的禍害或許才開始要顯現。◇

延伸閱讀
從QE到負利率 專家看衰安倍經濟學
2016年02月21日 | 8年前
德拉吉再建功勳 聯準會重審利率
2016年01月24日 | 8年前
子彈用盡?日變相加大量化寬鬆
2015年12月18日 | 8年前
歐洲QE在即 央行政策分歧
2015年11月28日 | 8年前
大宗商品顯頹勢 歐洲央行謀擴張
2015年11月14日 | 8年前
美就業強勁反彈 日QE緩慢後延
2015年11月08日 | 8年前
掩經濟崩壞 中共避談QE
2015年10月28日 | 8年前
歐中寬鬆搶先機 美日政策歎慢板
2015年10月25日 | 8年前
美國零售未必差 中國QE亦非真
2015年10月18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