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試辦夏日樂學 本土語言融入教學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今年首度開辦結合本土語言教學的國中、小學「夏日樂學試辦計畫」,各縣市共有235個班級辦理,透過夏日樂學活動將人文地理、歷史文化、環境生態等融入課程,讓學生對本土語言、文化有更深層了解。明年將擴大舉辦,預估至少增加至400班。
林騰蛟指出,今年試辦「夏日樂學」計畫後,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又充實的暑假,同時學習本土語言及文化,獲得各界好評。明年將擴大辦理,預計開設400班。本土語言課程在國小每週必修一節課,國中仍為選修,配合12年國教課綱在民國107年上路,將新增本土語言為高中、職選修課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母語。
各學校結合當地母語、本土語言,發揮創意進行教學活動。林騰蛟舉例,台南得南國小藉由廣播採訪課程,讓學生加入小小廣播記者行列,透過廣播新聞的採訪與寫作、攝影等,主動發現並探索問題,使在地文化特色議題與廣播課程結合,讓學生學習母語更有效果;桃園市石門國中是傳統客家部落,學校透過結合客語的教學、武術、戲劇等課程讓孩子學習客語,結合文化傳承,也使學習效果更好。
國民黨立委、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陳碧涵表示,本土教育推動10年,但每週只上一堂課,學習母語效果有限。她建議教育部,在母語學習方面應該「實作化」,結合族群的先民智慧、技藝藝術等,融入教學課程,讓文化種子深深留存在孩子身上,日後只要有這樣的學習環境,種子就能萌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