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人追求快樂 施政重提升人民幸福感
不丹前總理吉美.廷禮(Jigmi Y. Thinley)是不丹「幸福經濟」、全球國民幸福指數(GNH)的關鍵推手,首次訪台的他以「幸福驅動下的不丹發展經驗」為題演講,與台灣民眾分享不丹的幸福追求經驗。
不丹率先全球提出「國民幸福毛額」(GNH),是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作為政府施政主要依歸的代表國家。吉美.廷禮是不丹2008年啟動民主選舉後的第一任民選總理,甫於去年中卸任。他在日前演講中提醒:「如果國家的發展只用一個GDP指標來看,很容易淪為滿足個人慾望,不斷地消耗資源,這樣不僅自然環境無法負荷,更會慢慢忽視人性的價值。」
1961年才對外開放的不丹是個位於世界最高峰喜瑪拉雅山腳下、夾在中共跟印度之間的小國,人口70餘萬。開放初期,不丹也曾走向經濟發展這條路,但經過10年,年輕的第四世國王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上任後,開始對此反思。他上任後,花了兩年半奔走全國各地,尋找國家的未來願景,他親自下鄉跟人民訪視、交談、問大家想要什麼,發現人們要的都是「快樂」,隨後便提出GNH的發展理論與衡量系統。
這段期間,吉美.廷禮都親自參與、見證。他表示,不丹並未荒廢經濟開發,但不丹自古懂得敬畏大自然,而且了解必須保護自己的文化及識別性。「當你看到人民的笑臉,就會知道在經濟、物質、科技、教育等種種指標之外,還有很多難量測的東西。」
吉美.廷禮在國際上分享不丹經驗,經常被問到如何推動幸福政策、如何衡量人民的幸福感等問題。他以GNH的量測系統回答,不丹的做法沒有特別不同,只是更注重除了經濟數據及物質產出以外的指標,例如:人民的心靈感受、生活平衡、文化保存、環境負荷等面向,都被納入GNH的研究標的。
不丹的GNH包含四大面向:均衡分配且能永續發展的經濟、傳統文化的保存、自然環境的保育、以及良好的政府治理,注重更均衡的發展。
《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表示,當全球推崇以GDP為指標的開發路線時,不丹卻早在1970年代提出GNH的另一條道路,提醒人類勿把經濟視為最終目標,反而該回歸追求幸福、以人為本的施政路線。他讚譽不丹的GNH主張是最佳的國家「軟實力」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