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困境與中國息息相關(上)

多年來,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加深,造成當前的經濟陷於泥沼。(AFP)
多年來,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加深,造成當前的經濟陷於泥沼。(AFP)

編譯/葉淑貞

多年來,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加深,造成當前的經濟陷於泥沼。目前台灣政府雖然試圖多方開拓大陸以外的貿易關係,然中共對於台灣如影隨形的政治壓力,仍是影響此步棋是否奏效的關鍵因素。

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加深,使得中國經濟狀況對台灣有很大的影響。中國的經濟放緩已經促使台灣經濟成長低於2%,這個下降比率遠高於該區域平均水準,這是因為台灣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日益加深之故。因此,台灣目前正試圖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以扭轉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

台灣人民對於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協議,有很深的疑慮。主要是因為北京現在雖然與台灣尋求友好的經濟關係,但政治上仍然對台灣充滿了敵意。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間未來的貿易協議,可能遭到的阻力就是中共。

台灣接單中國生產 影響實質收入

《華爾街日報》報導,出口占台灣經濟的70%,當2010年台北和北京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出口到中國的百分比,就從當年的29%上升到今天的40%。同時,台灣對外投資流到中國的部分,也從10年前的不到50%上揚到今日的80%;相應地,台灣在亞洲其他地區,對外投資的比率卻下降了。

由於島上的電子產品供應鏈,台灣的出口一直都被認為是全球需求的領頭羊。但近期出口訂單與實際出口值,卻有相當的差距,這個出口指標的分歧,讓一些投資者感到困惑。

出口訂單所顯示的出口值,自2013年7月以來一直小幅上漲,範圍在0.5~3.2%。然而實際出口值卻一直都在負值區域,在10月下降了1.5%,而在9月下跌了7.0%。實際出口和出口訂單之間,有100~150億美元的差距,這可以部分由台灣的產出是在國外生產這個理由來解釋。出口訂單及在一定程度上的PMI指數包括了海外生產,但實際出口量只計算國內的生產。

據台灣經濟部稱,2013年10月分的出口訂單中約有52.9%都是在台灣以外地區生產及裝運的貨物。5年前,這個數字只有47%。

像蘋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都是台灣的富士康集團代工,但工廠卻設在中國。為惠普(Hewlett-Packard)和戴爾(Dell)代工生產的世界最大個人電腦生產商廣達電腦公司,也幾乎完全是在中國製造其產品。這意味著是這些品牌近期推出的新設計提振了台灣的出口訂單和採購經理人指數,而不是出口量。

台灣製造業形勢嚴峻

在台灣,製造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製造許多電子設備的台積電是在台灣生產,且是國內生產毛額的一個主要部分,但這卻不是常態,而是個特例。台灣的電視面板面臨中國和韓國的激烈競爭,而有品牌的智能手機,特別是台灣宏達電,在近兩年市場占有率下降。10月分的數據顯示,海外銷售電視面板,在一年之內下滑了30.4%,消費電子設備則上漲了4.5%。

台灣的投資和人才持續地外流,會拖累國內生產的向前發展,並進一步削弱其競爭力。(待續)

──轉自「新紀元周刊」◇

延伸閱讀
學者:需謹慎看待下半年國內經濟
2015年05月24日 | 9年前
服貿協議對台經濟影響
2013年08月04日 | 11年前
台灣經濟高峰會 產官學界齊聚一堂
2013年03月14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