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集團鉅額金流 恐助中共跨境鎮壓

防範紅色金流繞道、變相來台,將是台灣得處理的課題。圖為北檢指揮警調搜索,拘提太子集團在台25名被告。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防範紅色金流繞道、變相來台,將是台灣得處理的課題。圖為北檢指揮警調搜索,拘提太子集團在台25名被告。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專題報導】

台北地檢署正偵辦跨國詐騙集團「太子集團」(Prince Group)在台洗錢、賭博、詐欺等案,已查扣超過45億元鉅額不法資產。由於太子集團與中共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專家示警,其在台的不法資產可能成為中共滲透台灣的金流來源,甚至協助其對台進行長臂管轄、跨境鎮壓,當局必須嚴肅正視,加以防堵。

美方的起訴書指出,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能影響中國的公安、國安部門,確保其在東南亞的詐騙事業不受打擊。此外,太子集團大舉投資帛琉土地,被認為不僅配合中共「一帶一路」戰略,還可能想藉此獲取美國戰略情報。

近年來,傳出多起中共吸收台灣人民發展共諜組織的案例。太子集團在台灣藏有鉅額資產,讓外界懷疑其是否協助中共,為台灣的共諜組織提供金流,成為相關單位的調查重點。

「他們(太子集團)絕對會主動協助中共。」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提到,太子集團的運作結合黑道勢力、經濟利益與政治勢力,這是「典型黑金集團模式」,他們更需要以「愛國商人」的身分掩護不法業務,必然得協助中共執行海外情報蒐集與滲透工作。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記者宋碧龍/攝影)

蘇紫雲說,美國扣留太子集團140億美元的比特幣,並「順藤摸瓜」查扣他們在台灣的據點。他合理推測,太子集團可能已對台灣各階層進行過滲透,他們在台灣的豪宅可以當成招待所,創造跟名人接觸或對話的機會,進而作為情資的來源。

「陳志只是中共海外黑金帝國脈絡的一環,他們只是一個大錢莊,其他小錢莊還包括不肖台商等,都可能提供資金滲透台灣社會。」蘇紫雲說,台灣想進一步防堵這類紅色金流,還需完善《金融法》、《反滲透法》與《國安法》等法律體系。

著有《共產世界大歷史》的作家呂正理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則表示,中共對外的認知作戰是很有組織與計畫性的,其目的是滲透及顛覆民主體制。太子集團的金流可能支持中共在海外的長臂管轄與跨境鎮壓。

呂正理說,「如果沒有錢,他們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做不到。」他強調,切斷金流是對抗中共野心的一個重點,無論是政府或其他相關組織的資金,都需加以管控。

歷史學者呂正理。資料照。歷史學者呂正理。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豪宅名車成洗錢工具

美國司法部10月14日公布紐約聯邦法院以涉嫌電匯詐欺、洗錢,以及強迫勞動從事詐騙等罪名起訴「太子集團控股」(Prince Group)的創辦人陳志。

太子集團在台灣持有鉅額資產,承辦檢察官向法院聲請扣押不法資產,總價值超過45億元。這些資產包括18筆不動產(其中涵蓋知名豪宅「和平大苑」11戶),以及勞斯萊斯、法拉利、藍寶堅尼和保時捷等各式名車26輛。

臺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黃士洲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提到,豪宅、名車這類高價資產,類似比特幣的代幣性質,是很好的價值儲存工具與變現媒介。

黃士洲說,對犯罪集團而言,他們收入累積快速,會用有效率方式去儲存價值。相較於體積大、難運送的黃金或現金,豪宅產權移轉沒有體積、運送等問題,且能在富豪階層流通,甚至向銀行貸款,成為太子集團布局台灣的考量。

此外,雖然台灣未見查扣名酒,但黃士洲指出,名酒也是犯罪集團喜愛的標的,甚至可作為賄賂官員的掩人耳目之用。 

紅色金流「洗」進台灣 偵防等級待加強

美國司法部於10月14日起訴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指控其涉嫌電匯詐欺、洗錢及強迫勞動。值得關注的是,美方制裁名單中驚見3名台灣人與9家在台登記的公司,顯示該集團在台活動已相當深入。

財稅學者黃士洲提到,太子集團並非是一般犯罪,應該提高偵防等級,不能適用一般的遊戲規則。

加強境外金融帳戶監管

防範紅色金流繞道、變相來台,將是台灣得處理的課題。黃士洲坦言,陳志的案件告訴台灣社會,「洗錢」的問題還是很嚴重,不法金流仍有管道來到台灣。他說,目前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台灣對境外公司所開設的境外金融帳戶(OBU)的監管,比境內金融帳戶(DBU)還鬆散。

他說,OBU帳戶的保密層次高,較容易成為資金隱匿管道,而且同一家公司在DBU與OBU之間做資金流轉,有時甚至不必特別向銀行做說明,「特別是一定金額以上的匯款,錢到OBU,比直接匯款到國外還輕鬆。」這點值得相關監管單位重視。

法務部調查局偵辦太子集團詐騙組織案,發動偵蒐行動,檢方也聲請查扣集團在台豪宅、名車,合計扣押物價值高達新台幣45億2,766萬餘元,台北地方法院已於日前裁定准予扣押。資料照。法務部調查局偵辦太子集團詐騙組織案,發動偵蒐行動,檢方也聲請查扣集團在台豪宅、名車,合計扣押物價值高達新台幣45億2,766萬餘元,台北地方法院已於日前裁定准予扣押。資料照。(記者調查局提供/攝影)

擴張非正常財產說明義務

在偵辦組織與跨國犯罪時,台灣應提高偵防等級,黃士洲說,以太子集團案件為例,由於犯罪地不在境內,檢調查金流的能量相當有限,因此應調整遊戲規則,放寬檢察官在此類案件中的舉證責任。

具體而言,他說,法律上應當擴張這類犯罪集團「非正常財產增加」的說明義務,且若他們拒絕說明,可逕予扣押或沒收犯罪所得。

降低善意第三人保障

黃士洲說,對於部分知情的涉案者,也應降低他們受《民法》一般善意第三人的保障,讓他們也可能會連帶產生損失。他說明,公務人員不能夠解釋財產不正常增加,這是一種犯罪行為,在這類犯罪案件裡,即使作為人頭也不能稱不知情,也應當承擔一部分的法律責任。

他說,這麼做可以避免犯罪成員的脫產行為,同時,買家由於不受一般善意第三人的保障,若買到贓物可能面臨財產損失,「台灣人也許不怕關,但卻怕財務的損失,這樣的方式可能會特別的有效。」

重塑犯罪風險係數

黃士洲說,台灣社會有「富貴險中求」的意識,但如果政府把風險加大,讓民眾知道便宜購買贓物、當人頭,可能被當作從犯、幫助犯,而被受害者求償,面臨得不償失的局面,會大幅降低貪圖小利的狀況,也降低相關犯罪情事。

他強調,政府得重新塑造風險係數模型,讓一般人認真思考,這不是一個機會(opportunity),而是必須認真去對待的「重大風險」(significant risk),且是有相當機會實現的風險。

詐騙帝國崛起 陳志背景成謎 疑涉紅二代

關於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的背景,據媒體報導,陳志出生於中國福建省,曾經營小型網咖。2011年,他移居柬埔寨,並於2015年成立太子集團。

作家馮睎乾撰文提到,太子集團表面經營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等正當業務,但據美方起訴書提到,他們真正在做的,是在柬埔寨經營強制勞動的詐騙園區,以暴力控制「奴隸」,藉此從事加密貨幣投資詐騙和其他詐騙活動,即所謂「殺豬盤」。

關於陳志的出身,中國YouTuber「老燈」爆料,他是中共黨魁習近平的私生子,這也是「太子」名稱的由來。雖無從查證真偽,但外界認為,陳志能短期竄升為富豪,若無中共高層撐腰恐難以建立其詐騙帝國。

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擷自太子集團官網)

國防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中國的洗錢集團都有一項特性,就是多以中共紅二代為主要核心人物,陳志能在短期內竄升為中國的主要富豪,其背景可能不一般。

作家呂正理則表示,早在80年代胡耀邦改革時期,就已確立中共太子黨掌握中國權錢主導權的結構。

他說,胡耀邦的改革工作本要禁止中共紅二代經商,也處理了中共紅軍朱德的孫子,但這卻成為導致胡耀邦下台的重要因素,使得中共紅二代、紅三代在往後的30年、中國經濟開放的時代,逐步的掌握中國大量的權錢等資源,也導致當今中國社會沒有公平與正義的局面。◇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三度欠薪 國光客運挨罰9萬
2025年11月21日 | 2天前
台綜院:今年經濟成長上看7%
2025年11月21日 | 2天前
睽違31年 石虎再現阿里山
2025年11月20日 | 3天前
台股暴跌近千點 新台幣收31.43元
2025年11月21日 | 2天前
投降論蔓延 學者:心垮城自破
2025年11月21日 | 2天前
診所高風險醫美須經評鑑
2025年11月21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