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示警明年出口隱憂 AI泡沫化、晶片關稅

圖為基隆港西岸貨櫃碼頭貨櫃車出入。(中央社)
圖為基隆港西岸貨櫃碼頭貨櫃車出入。(中央社)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台灣10月出口首破600億美元大關、來到618億美元,寫下歷史新高,規模值連續2個月超越韓國。不過,學者示警,美國232條款擬對半導體祭出關稅,加上科技巨頭燒錢發展人工智慧(AI)的泡沫化疑慮,恐衝擊台灣明年出口表現,傳產或從「非紅供應鏈」的無人機等領域突圍。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對《大紀元》表示,台灣出口今年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主要歸功於兩大因素,一是全球AI投資推升伺服器等相關產品需求,二是廠商為了規避美國未來可能實施的高關稅,出現提前拉貨潮。

吳大任分析,對台灣經濟最具殺傷力的恐非一般對等關稅,而是後續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即將祭出的半導體關稅。他預估,若美國總統川普落實保護主義政策,關稅起跳恐達50%,需審慎因應。

他認為,台積電在美投資逾千億美元,應可豁免,但很多供應鏈是中小型廠商,一旦遭課徵重稅,將對產業造成衝擊。

傳產或從「非紅供應鏈」突圍

在傳統產業方面,吳大任說,台灣產業不僅受到美國今年對等關稅影響,中國多年來傾銷產品更是原因之一。這反映中國青年失業率逾20%居高不下的問題,因為企業人力成本的下滑,很多人做低薪工作,進一步使中國經濟和消費陷入惡性循環。

吳大任認為,德國、日本的汽車與機械產業都對中國傾銷難以招架,台灣傳產短期內難見解方,或許能配合國際地緣政治趨勢走出一條路,轉型投入具國安敏感性的「非紅供應鏈」領域,例如打入無人機、太空、電動車等產業,爭取國際訂單。

漢翔與雷虎科技聯手研發新世代中大型無人直升機T-400,強化台灣在無人機供應鏈的自主性。漢翔與雷虎科技聯手研發新世代中大型無人直升機T-400,強化台灣在無人機供應鏈的自主性。(漢翔提供/中央社)

AI投資惡性競爭?泡沫風險升

美國科技業巨頭微軟、亞馬遜先後提出AI投資報酬不明朗的訊號,導致大量裁員。同時,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累計虧損達1,500億美元的財務壓力,讓市場出現AI泡沫化擔憂。

吳大任表示,台灣AI伺服器多賣給美國科技巨頭,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投資成為一種不得不做的科技競賽」。不過,終端消費市場反應相對冷淡。

他以iPhone 17為例,雖然蘋果導入AI功能並投入鉅額研發成本,但定價沒有明顯調漲,顯示企業還難透過AI創造額外營收,更多人使用免費版本即滿足日常需求。

吳大任指出,在AI獲利模式待解情況下,今年9月美國失業率增至4.4%,可能會影響美國市場消費信心。至於是否影響台灣明年出口表現,仍需進一步觀察,但今年高基期,出口漲幅可能收斂。

「台灣病」元凶非匯率

針對《經濟學人》指稱台灣罹患「台灣病」,並歸咎於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等問題,吳大任直言「不贊成」。他表示,台灣通膨相對美國溫和,且央行長期維持匯率穩定,並非刻意壓低匯率。若隨外媒所言,讓台幣大幅升值逾50%,利潤微薄的傳統產業恐將倒成一片,不能一刀切。

吳大任表示,台灣經濟結構性問題在於「科技強、傳產弱」的產業兩極化,台灣直接從事半導體與電子業相關產業的人口約100萬,僅占總就業人口1,160萬人的約8%多,但剩餘1千萬人涵蓋服務業、傳產等,幾乎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無感」,甚至面臨無薪假與通膨壓力,政府應居高思危。◇

延伸閱讀
MLB與Netflix等3大平臺簽轉播權
2025年11月20日 | 2天前
司法院推AI提升審判效率
2025年11月19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