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美製藥業過度依賴中共

圖為美國國會。(Tom Brenner/Getty Images)
圖為美國國會。(Tom Brenner/Getty Images)

【記者高杉/編譯】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週二(11月18日)在向國會提交的年度報告中警告,北京當局有能力利用美國對其產品及原料的依賴,隨時造成從藥品、電氣設備到晶片的諸多製造業停擺。報告敦促國會強制相關行業了解並公開此類風險。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份最新的報告指出,今年稍早,北京當局切斷了對美國至關重要的稀土供應,這些稀土對於從汽車到噴射引擎等工業產品的生產,都至關重要。

中共此舉造成了美國製造業停擺,並使北京在日前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中,獲得了關鍵籌碼。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在報告中警告,北京擁有的龐大工業基礎,使其對美國的其他供應鏈也有類似的影響力。例如,中方主導著電動車鋰電池的生產,類似的「稀土荒」可能會在美國各行業重演。

政策制定者缺乏認識

報告強調說:「對於美方的脆弱性及其範圍,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仍然缺乏認識,也對在衝突情況下,如果北京選擇將這些經濟依賴武器化可能會發生什麼,缺乏更廣泛的認識。」

因此報告敦促政府強制美國企業詳細說明,他們對中方供應鏈的依賴性和脆弱性。

在過去,華盛頓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與外國有關的軍事裝備供應鏈上。但此前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經暴露了其他產業所面臨的危險。例如2008年曝光的中國肝素血液稀釋劑生產醜聞。

而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使美國政策制定者更清楚的認識到,中共是許多重要物品的主要供應商,包括在疫情期間需求暴增的呼吸機、口罩等醫療資源。

製藥業面臨更大風險

報告說,中共控制著越來越多的「工業公共資源」。由國家主導的計畫與新技術結合,使其成為先進工業領域的強有力競爭對手。

據研究公司「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聯合創始人、「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委員米勒(Leland Miller)對該問題表示,製藥業可能是比稀土更脆弱的行業。

米勒說,許多仿製藥及製造藥品所需的大部分活性藥物成分(API),都是在中國製造的。他在報告發布前的記者會上說:「我們完全不了解這個問題有多大。」

報告向國會建議,應該要求在美國銷售藥品的製造商報告其產品原料的來源。

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使藥品是在印度等第三國製造的,其活性藥物成分的最初供應商也可能位於中國。這意味著理論上,北京隨時可以透過切斷對那些更受美國信任國家的原料供應,來達到箝制美國的目的。

美國政府應更了解產業弱點

這份報告還強調了中共對工業領域的控制,例如「推動現代經濟和現代軍隊的主力組件」:基礎半導體晶片。報告稱,北京所擁有的主導地位還體現在電力公用事業所使用的電氣元件等領域。

在稀土和藥品領域,中共的實力都與其廣泛化學品有關。同樣擔任該委員會委員的國家安全專家施馬沃尼安(Livia Shmavonian)對此表示:「總體而言,這涉及整個化學領域。」

委員會呼籲修改規則,以便讓美國政府更加了解這些脆弱性。但該報告也指出:「到達到完全不用中國產品的目標,既不現實,也不必要。」◇

延伸閱讀
NBA/活塞勇奪10連勝 杜倫刷新紀錄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湯姆克魯斯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北京、新疆高官 接連猝死
2025年11月17日 | 3天前
川普支持公布艾普斯坦檔案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紐約富豪:社會主義從未成功過
2025年11月11日 | 9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