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衝擊 台灣蘭花拓展巴西印度市場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台灣蘭花產業,農業部農糧署長姚士源18日表示,今年4月至10月對美外銷總額下降至新台幣1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2億元,下降兩億元;另外也積極拓展多元市場,除既有美國市場外,最近也拓展巴西、印度市場。
蝴蝶蘭是台灣外銷美國最主要的農產品,但在美國對台灣課徵20%暫時性關稅後,也讓蝴蝶蘭訂單受影響,政府除提供金融支持外,也積極協助業者拓展多元市場。
農糧署長姚士源致詞時提到,面對美國關稅衝擊,第一時間與業者溝通並沙盤推演,快速研擬對農、漁、畜各產業輔導措施,將衝擊降到最低;在產業振興方面,要強化業者的設備與技術韌性,並加強行銷,蘭花產業外銷的美國市場不能放棄,同時銷往更多國家。
姚士源會後在連訪時表示,台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目前由台、美雙方共同分攤一半,因此整體市場來說,訂單仍屬持平,今年4月到10月,輸美蝴蝶蘭約2‚727公噸,去年同期則為2‚777公噸。
姚士源表示,受關稅影響,今年4月至10月輸美蝴蝶蘭產值約新台幣10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2億元,略有縮減,以目前來說,仍會持續穩固台灣蘭花在美國的市場;另也會持續穩定既有的日本市場,也會持續開拓巴西、印度、越南等新市場,已有不少蘭花業者到當地試水溫。
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理事長周伯倚表示,美國實施關稅措施確實有受衝擊,有些是暫時性停單,但因為仍有簽合約,仍會依照契約執行,下個月耶誕節,這是美國傳統的大節日,依據過往經驗,早在5個月前就已經下訂單,目前觀察還算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