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普尼蛋疑流市面 衛福部:擴大抽驗籠飼蛋
彰化文雅畜牧場雞蛋日前被檢出農藥芬普尼超標,經移動管制後,台中蛋行卻又檢出該場流出的雞蛋。食藥署預計本週啟動擴大後市場稽查。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表示,將以「風險分層」方式進行,主要針對洗選蛋噴印編號C蛋品,即一般籠飼雞蛋。
文雅畜牧場生產的雞蛋11月4日檢出芬普尼超標,農業部5日要求移動管制,不可運輸販售,不過10日台中市食安處在梧棲龍忠蛋行,驗出一批文雅畜牧場流出的問題蛋,也檢出芬普尼超標。
衛福部表示,本週起將增加抽驗件數,確保市場不再有類似情況發生。至於擴大稽查的範圍,石崇良17日出席活動在會前受訪時表示,食藥署將針對市售蛋品擴大抽驗,細節不會公布,避免廠商預先準備,影響抽驗結果的真實性。
石崇良指出,這次抽驗採取「風險分層」方式進行,主要查核對象為洗選蛋噴印編號C者,也就是一般籠飼生產雞蛋,會依據過去紀錄、飼養密度等指標,計算出不同縣市的風險程度,進而訂定抽樣方法與件數。待抽驗完成後,將再向外界統一公布檢驗結果。
專家籲支持蛋雞產業升級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分析看法,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兼畜產試驗場場長王建鎧表示,國內蛋雞飼養有九成以上是傳統籠飼,體外寄生蟲的危害情況十分嚴重;商業籠飼的飼養密度高、雞隻活動空間小,體外寄生蟲非常容易繁殖與傳播,也因此更依賴能抑制寄生蟲的殺蟲劑,而現行合法的藥劑效果皆不如芬普尼。
王建鎧說明,開放型雞舍的雞隻密度低,雞隻會利用沙浴減少體外寄生蟲的數量,但無法完全清除,因此多數開放型雞舍仍須使用殺蟲劑,只是需求較小。
王建鎧指出,蛋雞飼養密度的改善與加強控制飼養空間的蟲害,是大家都了解的管理重點,但無疑飼養轉型的成本會隨之提升;更安全、健康、環境友善的蛋雞生產,需要消費市場在價格上,支持蛋雞產業轉型升級。
飼料與用藥管理影響農藥殘留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研究部研究員邱惠雯表示,若雞隻長期從飼料或飲水中接觸農藥,這些化學物質可能經由血液進入雞隻體內和卵巢,並殘留在蛋白與蛋黃中。
邱惠雯說,若只是外部環境汙染,則多集中於蛋殼表面,清洗後即可去除。因此,蛋內農藥殘留主要與飼料或用藥管理有關,正常養殖環境下,雞蛋中的殘留量通常遠低於安全標準。
邱惠雯說明,芬普尼是一種常用於除蚤、滅蝨與殺螞蟻的藥物,會干擾昆蟲神經傳導。人體若長期或大量暴露,可能出現頭暈、噁心、肌肉顫抖、倦怠等症狀,甚至影響肝臟代謝功能。
邱惠雯表示,目前並無特效藥能加速人體清除此類藥物,最重要的是避免再次暴露;維持良好營養、多喝水、攝取足夠蛋白質與蔬果,有助肝臟與腎臟代謝功能運作。若懷疑接觸量高或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