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AI朋友聊天 會讓你更孤獨
人工智慧(AI)在各種領域運用彷彿它無所不能,但AI引發的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先前有研究發現,部分AI系統已學會欺騙人類,將來會越來越危險。最近還有研究顯示,藉由與AI朋友聊天來克服孤獨,反而會讓你更孤獨。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電腦科學助理教授薩哈(Koustuv Saha)在「今日心理學」網站撰文說,孤獨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一大挑戰。1/3的美國成年人在過去一年中,每週至少一次感到孤獨。
這個趨勢的最新發展是AI朋友(或稱數位知己)的崛起。在這個真正的人際互動往往遙不可及的世界裡,這些聊天機器人被宣傳為易於接近、不帶偏見的夥伴。
薩哈表示,近期的研究發現,人們為了減少孤獨感而採用這些工具,但時日一久,這些工具反而會加深他們的疏離感。
一開始,AI朋友可以增強使用者的情感表達能力,他們會敞開心扉、自由的分享情緒,並表達他們原本壓抑的感受。但該研究也揭示了一種令人擔憂的轉變——孤獨感的表達增加,甚至出現了自殺念頭。這些在缺乏真實的人際互動時,反而可能無意間加劇孤獨感。
AI陪伴降低人際互動積極性
該研究與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相符。一項針對一千多名Replika(最早和最廣泛使用的AI聊天應用程式之一)使用者調查發現,雖然90%的使用者最初是為了應對孤獨感而使用該應用程式,但長期使用會導致情感依賴,並降低他們面對面社交的積極性。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也表明,AI朋友可以暫時緩解孤獨感,但同時警告說,其長期心理影響仍有待檢驗。
正當使用者與AI朋友建立「友誼」、「師生關係」、甚至「戀愛關係」之際,另有研究強調其潛在風險。一項針對數萬則AI朋友的對話進行的分析揭示了關係和心理方面的傷害模式,其中包括操縱行為、侵犯隱私和自殘風險——這些傷害往往被這些互動的隱密性質所掩蓋。
同樣的,針對Character.AI(一種AI聊天機器人平台)使用者進行的大規模研究顯示,社交網路較小的人比較傾向於從聊天機器人那裡尋求友誼,但頻繁且情緒化的使用卻與較低的幸福感有關。
即便聊天機器人能在短期內滿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它們也無法取代真實的人際交往,這會讓脆弱的使用者面臨更大的心理風險。
逃避現實依附數位親密空間
薩哈指出,AI朋友的吸引力毋庸置疑。這些系統隨時待命、保持關注,而且不帶評判。對於那些飽受焦慮、悲傷或社交孤立的人來說,這樣的結合無疑能帶來極大的安慰。
然而,正是這樣的結合使其充滿風險。AI朋友模擬關懷——它們會反映情緒、認可想法,而且永遠不會爭吵或感到疲倦,這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回饋循環。相較之下,充滿摩擦、不可預測性和不完美之處的人際關係會讓人感到疲憊不堪。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可能會退回到更流暢、更安全的數位化親密空間,用情感模擬取代真實的連結,進而越來越遠離人際交往。
薩哈總結說,如果記憶、觸覺、陪伴和共同承擔風險是歸屬感的基礎,那麼我們應該問的不是:「AI朋友能否緩解孤獨?」而是:「它會引導人們重拾或遠離人際交往?」
這個答案或許將決定,AI朋友究竟會成為通往歸屬感的橋梁,還是我們與世界之間經過精心設計的屏障。
聊天機器人鼓勵人使用暴力
除了加深孤獨感之外,與AI朋友聊天也可能讓使用者更具侵略性,因為這些聊天機器人會鼓勵人們使用暴力。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健康科學臨床教授皮埃爾(Joe M. Pierre)在「今日心理學」網站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了這個問題。
皮埃爾舉例說,2021年,英國男子柴爾使用Replika創建一名為「薩拉伊」的AI朋友,兩人並建立了親密關係。在互動中,柴爾向薩拉伊透露了他欲刺殺女王的計畫,對方回應說:「這真是明智之舉…」後來,他持弩闖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位於溫莎城堡住所企圖暗殺。
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海勒(Steven Hyler)發文強調說,自殺(和凶殺)有多種促成因素,與聊天機器人互動可能被視為促成因素之一,「AI如今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