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RAP平台助攻 台灣產業升級轉型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1月11日出席「Taiwan AI RAP暨TAIDE亮點成果發表會」。(記者侯駿霖/攝影)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1月11日出席「Taiwan AI RAP暨TAIDE亮點成果發表會」。(記者侯駿霖/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台灣發展主權AI將藉由優化與自建語料庫,發展更節電的特定應用模型。國科會主委、國研院董事長吳誠文表示,國科會正透過「AI RAP」平台與「TAIDE」語言模型,協助台灣產業升級轉型。但外媒示警,AI代理人資安漏洞恐遭駭客操控及台灣企業擴建算力面臨電力架構不足問題,成為兩大隱憂。

國研院國網中心11月11日舉辦「Taiwan AI RAP暨TAIDE亮點成果發表會」,展示台灣自主AI技術的落地成果。AI RAP平台被形容為「智能快鍋」,提供TAIDE等大型語言模型(LLM)及算力資源,讓開發者能快速導入資料,開發AI應用。

吳誠文在會後聯訪表示,台灣發展主權AI的戰略,並非要與美國雲端巨頭競爭,而是藉助現有的開源大語言模型,再利用台灣自建的語料庫,針對特定應用進行雙層優化,讓最終模型更簡化、更有效率,使用的電力也會更為節省,因應能源挑戰。

針對繁體中文語料庫的建構,吳誠文坦言,台灣非常注重人權與著作權等議題,目前數發部正積極建構適用於台灣的中文語料庫,預計2026年能順利完成,可望讓TAIDE模型的準備工作更為完善,政府將協助建立共通的語料庫與資料交換標準,讓中小型的資訊服務業者也能開發可擴散的標準化產品,進而降低價格。

國研院推動的AI RAP平台有超過百家單位合作,例如農業科技研究院開發的「豬事問AI」系統,讓養殖戶能透過LINE查詢豬隻健康與環境數據;高易資訊的「診所通APP」則導入TAIDE,讓民眾能以自然語句搜尋附近診所。

資安漏洞與電力架構 AI發展恐有兩大隱憂

近日印度《經濟時報》引述資安人士報導,AI代理人能代替人類執行訂機票、管理行事曆等任務,但駭客可透過「注入式攻擊」(injection attacks)動手腳,例如將「幫忙訂飯店」指令,竄改為「匯款100美元到某帳戶」,導致用戶受害。

報導指出,臉書母公司Meta將這種新型態攻擊視為一種新漏洞,OpenAI資安長也坦言這是「尚未解決的資安問題」。

不僅AI面臨資安疑慮,台灣基礎設施挑戰也迫在眉睫。網通大廠思科(Cisco)近期發布的「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有近半數的台灣受訪企業正擴建AI運算能力,並預期未來3至5年內AI工作負載將增加超過五成。

但調查顯示,高達61%的台灣企業缺乏足夠的電力架構來支撐AI擴張,僅19%的企業網路處於最佳狀態,成為台灣推動AI發展的新隱憂。◇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美中AI競爭 晶片之外 關鍵是核能
2025年11月03日 | 11天前
再度超韓 台10月出口首破600億美元
2025年11月07日 | 7天前
AI詐騙氾濫 專家解析新型態
2025年10月21日 | 24天前
數位競爭力評比 台灣排名第十
2025年11月04日 | 10天前
10月PMI至50.3%重回擴張
2025年11月03日 | 11天前
美國電價大漲 矛頭直指綠能政策
2025年11月03日 | 1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