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超韓 台10月出口首破600億美元
財政部7日公布10月出口統計,在AI、半導體需求持續暢旺,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的強勁帶動下,10月出口大幅攀升至618億美元,首次突破600億美元關卡,創下歷年單月新高紀錄。年增幅高達49.7%,是近15年半以來的最大增幅。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10月出口創史上新頂峰,可說「大放光彩」,規模值再次超越韓國同期出口的595.7億美元。
10月出口動能主要來自兩大科技類別,兩者合計占總出口比重達78.8%,寫下單月新紀錄。
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達275.2億美元,年增1.4倍,在總出口的比重提升到44.5%的歷史新高,累計前10月年增率高達77.9%。蔡美娜說,此產品類別10月對美國出貨呈現「猛爆式成長」,不論金額或增幅都改寫單月紀錄。
電子零組件出口則達211.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27.7%。受AI驅動的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加上非AI終端市場也見溫和回升,使整體動能維持高檔。
對中港出口占比寫25年新低
與科技業暢旺形成反差的是傳統產業。10月傳產貨類整體年減0.3%,呈現「原地踏步」格局。其中,基本金屬、塑橡膠等受全球供過於求及需求疲弱影響,分別年減11.6%與8.3%;運輸工具則因自行車與車用零件銷歐不振,年減10.2%。不過,電機產品、機械仍小幅成長,分別年增17.2%與7.7%。
市場別方面,五大市場10月同步走升,以美國最為亮眼。對美國出口首度突破200億美元、達211.4億美元,年增1.4倍,帶動整體出口比重攀升至34.2%,創35年以來新高。蔡美娜指出,美國市場10月跳升,主要因顯示卡新品「大爆發」。
對東協出口達107.4億美元,年增40%,為歷年次高;對歐洲出口40.7億美元,年增26.2%,反映歐洲加速布建AI與雲端基礎設施;對日本出口年增19.8%。相較之下,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僅年增3.2%,占比降至23.2%,寫下近25年來最低。
展望後勢,蔡美娜表示,AI推動結構性需求,加上歐美年底購物季與新品銷售優於預期,皆有利出口延續升勢。財政部預估,11月出口介於555億至575億美元,年增35%至40%,全年出口上看6‚000億美元、年增率估將超過3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