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前鎮多功能魚市場華而不實? 諸多問題未解已報完工
漁業署耗資24億打造的高雄前鎮多功能魚市場,在工期多次延宕下已於今年8月完工。但高雄市議員陳麗娜指出,市場仍有諸多問題未解決,包含柱子太多、排水溝太淺、攤位空間設計不良等,連梁柱施工品質也堪憂,要求海洋局把關,向漁業署反映不得輕易驗收。
前鎮多功能魚市場於2022年4月動工,漁業署規劃1樓為漁獲拍賣與水產品批發販售,2、3樓為農漁產品展售,原預計2023年底完工。陳麗娜質疑,從審計報告中可見,完工日期一延再延,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真正完工?她最近聽過的版本有今年9月、今年年底等2種,但目前看起來還是遙遙無期。
海洋局長石慶豐表示,根據施工單位國土署回報,今年8月25日已經完工,但仍有小部分還在修正中。
「99個攤商聽說有98個不想進駐」,陳麗娜說,她接獲陳情,攤商不願意進駐的原因包括柱子太多、排水溝太淺、攤位長度及寬度設計都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她上星期去勘查時,根本完全沒有改善;甚至還把切割區與販售區分隔兩處,民眾挑好魚後,攤商要到另一處切割,恐引起消費糾紛。
陳麗娜也質疑,市場內的樑柱接頭不當、裂痕遍佈,施工品質令人擔憂,恐影響整體結構安全,這個部分也都處理好了嗎?另一個問題是魚市場停車空間不足,攤商及購買漁貨的業者停車都有困難,未來若再加上遊客的停車需求,勢必雪上加霜。
對此,石慶豐回應,海洋局已經與攤商召開說明會、會勘共18次,攤商反映的意見也都已彙整並發文給漁業署,由於市場內有現撈、貝類、生鮮、生魚片等7種類型攤商,各自的需求都不同,正安排由漁業署長親自與攤商面對面溝通;工程品質問題也會再向漁業署反映。至於停車問題,附近平面加上漁市場樓上共有650個汽車停車位,會再研議調整動線。
陳麗娜強調,市場完工後,攤商對於要不要進駐陷入兩難,她要求市府向中央反映所有問題,務必要全部改善完成才能驗收,否則後續問題會更難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