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受海 看見「不只用眼睛」的苑裡海岸
11月2日的苑裡,不是一場觀光行程,而是一趟「用心看」的旅程。
這天,苗栗縣視覺障礙者福利協進會的朋友們走進「心雕居」。空間沒有華麗裝飾,卻有木頭的味道、老房子的氣息,大家一進門就放鬆下來,說最喜歡這樣自然、不造作的地方。
聽見、碰見,也是一種看見
「苑裡一家親環保協會」的夥伴沒有急著解說,而是先讓大家用手摸、用耳朵聽。
來到海洋永續創作展示區,一顆顆浮球、漂流木、海廢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伸手摸、輕敲、猜材質、辨觸感,不用眼睛,也能想像海浪把東西推上岸的樣子。
講師先播一段「海浪聲」。
大家說像風吹、像潮起潮落,但下一段聲音卻讓很多人皺眉,不是浪,是塑膠互相摩擦的聲音。
有人說:「這聲音很刺耳。」
有人說:「原來垃圾在海裡聽起來是這樣。」
沒有責備,只有心疼
之後的「陸上淨灘桌遊」,志工準備真正的海廢,讓大家摸、猜、分類。當摸到菸蒂時,有人嘆氣:「這麼小,也會留在海邊喔?」
大家討論得很認真,也有人說回家要提醒朋友不要亂丟。
對推動海洋教育的團隊來說,這一句,比掌聲更重要。
綠色餐桌:吃得安心,也吃到土地
午餐在「心雕灶咖」。
沒有大餐,都是在地食材、看得到來源。
工作人員一一說食材從哪來、誰種的、怎麼採收。
大家吃得安靜又滿足,很多人說:「這是今天最期待的時刻。」
有人笑著說:「這裡的菜有土地味。」
其實那味道,就是踏實。
藺草的香味 做一條自己的小魚
午後的教室,是另一種安靜。
大家摸著藺草,把一條條草穿進指縫。
有人一開始綁不好,夥伴就在後面輕聲教:
「不用急,慢慢來。」
每一條藺草魚形狀都不一樣,卻都被珍惜著。
有位學員說:「我要把這條魚放進我的古董箱。」
那不是玩具,是一份自己做得成功的心意。
在海邊:看不清,也感受得到
最後,大家走上祕境海岸步道。
海風從耳邊吹過,沙子踩起來涼涼的,海味混著鹹鹹的空氣。
有朋友說:「雖然眼睛看不清楚,但我知道海在前面。」
那句話安靜,卻很有力量。
苗栗人的步調:慢,卻用心
這趟活動沒有華麗詞彙、沒有快速節奏。
它就是苗栗人的方式,
慢慢介紹、慢慢陪伴、慢慢讓人喜歡上這片海。
協會的人員說:
「如果大家願意,歡迎學校、企業、團體一起來。我們會用同樣的心,帶你們看見海。」
這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公關話。
因為只要來過,就知道這裡的用心是真的。
力量 就來自這些回饋
每一次點頭、每一句「我今天很開心」,
都是讓這群在海線努力的人
繼續撿垃圾、做教育、種土地、推永續的動力。
海線不是觀光大景點,
但有溫度,有人情,有故事。
這次的旅程,不是看海,而是「感受海」。
而苗栗,就是這樣悄悄地,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