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後又隨機砍人 立委籲引進監控制度
苗栗市邱姓男子日前持刀攻擊路人,刺傷兩名學童及1名林姓男子,社會關注邱男10年前就因吸毒在超商攻擊民眾,沒想到出獄後又再犯。立委吳宗憲8日在立法院質詢時強調,這不是個案,會造成全民恐懼,走在路上不知道何時會被攻擊,他提及加拿大、澳洲、德國等國的監禁制度,並建議考量引入台灣。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邀請法務部長鄭銘謙報告業務概況。吳宗憲指出,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提到社會安全網,2022年又投入407億元,但能否建立讓人民安心的制度,還是又一次次把高危險的暴力犯罪者放走?
吳宗憲詢問:「有無預防再犯的做法?」鄭銘謙回應,本案有提供基本處遇,而且個案為毒癮犯者,所以會加強輔導,個案是期滿出獄,也有轉給毒危中心輔導,更生保護會部分也有聯絡,並安排就業、就醫,甚至活動,但對方都拒絕。
「所以沒有用」吳宗憲直言,刑滿出獄不代表安全出獄,台灣刑期到期即放人,缺乏後續監控,而其他國家處理這類問題時知道「有一些人不能再被放回街上」,他舉例,加拿大有長期監控制度;澳洲有拘留令、延長監督令;德國有保安監禁。他呼籲思考是否引入相關制度。
吳宗憲表示,監獄不是「魔法洗衣機」,他完全認同矯正協會所說:「監獄不可能洗白所有犯罪」,但現在的監獄是「冷凍庫」,拿進去冰,出來後又是原來的樣子繼續在社會犯罪,這就失去矯正機關的目的。
吳宗憲指出,現在監所教化人力約1:138,但一個教誨師有時要面對超過200位受刑人,扣掉行政雜務等,甚至會到1:300,矯正署人力不足,法務部是否有所改善?「缺人補人、缺錢補錢,需求要送過來,有需要會全力支持」。他也提到,社工不是警察,但面對第一線的毒品人口,他們常常受到暴力威脅,所以法務部應注意毒品人口出獄後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