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帶小數據驅動 王建彬:推健康成台灣經濟新引擎
                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AI智慧長照合作計畫」11月3日由馬偕紀念醫院、鴻海科技與祥寶長照集團三方攜手啟動。這項跨域合作的幕後推手、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建彬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次媒合的起心動念來自一次餐會上的靈感。他說,從醫療出院到長照之間長期存在斷層,應透過產醫整合、科技串聯與供應鏈合作,打造「以大帶小、群聚創新」的健康產業生態系,讓健康成為台灣的下一個經濟引擎。
王建彬回憶,當時他在一場餐會中與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同桌聊天,談到醫療與長照機構之間銜接不順暢的問題,腦中便閃過念頭:「我跟祥寶很熟,也許可以媒合。」他當場打電話給祥寶長照董事長林哲弘詢問意願。沒想到雙方一拍即合,隔天馬偕醫院立即邀請祥寶團隊開會,雙邊十多人當場簡報、討論合作方向,媒合相當順利。
之後,王建彬又認識了鴻海科技總經理姜志雄,並在一次授權會議上促成鴻海與祥寶的進一步連結。「那次一看,真的很match。鴻海有硬體與數據能力,祥寶有長照場域,馬偕則有醫療專業,三方結合得天衣無縫。」他說,這樣的合作正好印證了他在北海道考察看到的「醫照結合」模式——醫院、照護機構與企業共同發展,「台灣這次走的是一條對的路,也是第一次三方完整結合的成功案例。」
大健康布局 以大帶小、串起上下游
談到長遠規劃,王建彬指出,商研院推動的「大健康」概念不只限於醫院與長照,而是涵蓋診所、藥局、養生村、補給品供應鏈與通路端。「我們希望打造的是一個『上游、中游、下游、通路』四端串聯的體系。」他說,這包括尿布、奶粉、營養補給品等生活醫療用品,也將納入藥局與日照中心共同參與。
他強調,「以大帶小」是這個聯盟的核心精神,大型企業能帶動中小型機構共同成長,透過群聚與數據分析,改變商業模式,提升整體產值。「以前醫院歸醫院、長照歸長照,現在要把路打通。」未來他還計畫把日照中心、藥局通路都納入,「讓每個使用者的健康數據都能傳回系統裡,形成完整的照護循環。」
連結新創與資本 讓健康產業持續生長
面對新創潮流,王建彬坦言,許多科技新創有好想法,但資金與管理力不足,「他們有idea,卻缺乏持續力。」他目前正媒合新創團隊與大型企業合作,例如讓新創與大樹藥局、祥寶長照共同開發應用場域。「有些我會親自協助,甚至投資、輔導他們。」
王建彬透露,他在工業局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時曾輔導超過80家廠商,現在正把這些經驗延伸到「大健康產業聯盟」中,「讓有經驗的大廠帶著新創一起走,連結資本與創意,這樣台灣的健康產業才會不斷長出新力量。」
「我們要讓健康成為台灣的下一個經濟引擎。」王建彬說,大健康產業的核心,不只是醫療照護的延伸,而是一個跨領域、跨世代、跨產業的共創體系,從醫院到通路、從數據到生活,他希望藉由這場「以大帶小」的方式,打造一個全民共享、可持續成長的健康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