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連跌三月 中油估汽油調降0.1至0.2元

國際油價連跌三個月,灣中油估下週汽油調降0.1至0.2元 。示意圖 。(中央社)
國際油價連跌三個月,灣中油估下週汽油調降0.1至0.2元 。示意圖 。(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侯駿霖/綜合報導】

受全球供應過剩擔憂、OPEC+增產以及美國需求疲軟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已連續第三個月走低。台灣中油按機制預估,將於10日凌晨0時起調降汽油價格,每公升約調降新台幣0.1到0.2元。展望後市,分析師普遍看空,預計油價可能在2025年底降至每桶60美元,甚至在2026年底進一步降至每桶50美元。

中油預估:下週汽油略降

受近期國際油價走跌影響,中油按浮動油價公式預估10日凌晨0時起,汽油每公升調降新台幣0.1到0.2元,柴油則預計調漲0.1元或不調整。 按照預估,下週參考零售價格,92無鉛汽油每公升約在27.1元或27.2元、95無鉛汽油約在28.6元或28.7元、98無鉛汽油約在30.6元或30.7元,超級柴油則約在25.7元或25.8元。 台灣中油將於9日中午12時公布實際調整金額。

台塑化10月營收440.62億元,月減16.1%、年減3.1%,主因部分定檢讓銷售量明顯下滑,加上杜拜原油均價跌至每桶65美元,拖累煉油與烯烴事業營收。

在油價趨勢方面,台塑化分析,雖有OPEC+暫停增產及美國制裁俄羅斯等因素支撐,但市場預期俄羅斯原油出口可能在1至2個月後逐步恢復,導致油價在年底前難以維持強勢。

OPEC+增產與需求不振

路透社報導,受市場擔憂供應過剩影響,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第三個月走低。數據顯示,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4美分(或0.22%),收報每桶63.38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則下跌17美分(或0.29%),收報每桶59.43美元。

油價面臨下跌壓力,主要由於OPEC+增產,加上非OPEC+產油國的產量也在成長,市場對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的擔憂加劇,OPEC+加大產量將進一步加劇油價下跌壓力。 此外,摩根大通(J.P. Morgan)報告指出,截至11月4日的一年內,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低於該行預期,特別是美國的石油消費疲軟,旅行活動與貨櫃運輸量均有所下降。

專家估油價恐跌破50美元

展望後市,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表示,油價可能會繼續走低,預計在2025年底將降至每桶60美元,並在2026年底進一步降至每桶50美元。儘管美國對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實施的新制裁引發供應擔憂,但Onyx Capital Group董事總經理蒙特佩克(Jorge Montepeque)認為,這項制裁對價格的影響「可能不大」。◇

延伸閱讀
豬肉漲價逾9% 創20個月新高
2025年11月06日 | 1天前
颱風鳳凰生成 最快11/10發布海警
2025年11月06日 | 1天前
華信航推澎湖每日留緊急機位
2025年11月06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