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禁廚餘養豬 每日去化量能差500噸
台中梧棲一處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中央疫調推測病毒可能源自未落實蒸煮的廚餘,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若未來禁止用廚餘餵豬,預估全國每日廚餘去化量能將有500公噸的差距,目前環境部規劃中長期朝黑水虻、生質能或快速堆肥等方向發展,但至少還需要1至2年時間。
據環境部統計,全國每年廚餘總產生量約77.2萬公噸、每日約2,115公噸,其中,家戶廚餘50.5萬公噸、每日1,384公噸,事業廚餘26.7萬公噸、每日731公噸,若未來禁止用廚餘餵豬,目前全國整體廚餘去化量能會有500公噸的差距,主要來自餐廳、團膳或事業單位產生的廚餘,因這類廚餘無法進到回收系統中,而家戶廚餘問題較小,各縣市去化量能足夠。
彭啓明表示,各縣市廚餘處理狀況不一,部分縣市勉強達到平衡,有些縣市則有缺口,例如台中市的垃圾處理本來就比較困難,若再加上廚餘,壓力會更大,目前只能先救急,因此環境部正在了解各縣市的去化量能。
根據「廚餘去化中央前進協調所」協調資料顯示,大多數縣市以焚燒去化作為廚餘處理的主要選項,目前約有8個縣市在一定條件下,仍可維持廚餘餵豬,環境部正在發展中長期處理方式,例如黑水虻、生質能或快速堆肥等,提升去化量能,但至少還需要1至2年時間,處理量能才能達每日500公噸。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質詢時提到,環團擔憂各縣市都以焚化處理廚餘,可能會產生戴奧辛等有害空氣汙染物,應如何避免?
對此,彭啓明回應,焚化爐只要操作溫度超過850度,且後端搭配空汙防制系統及監測,就比較沒有戴奧辛問題,目前仍屬疫情期間,未來1個月將針對全台26座焚化爐,加驗一次戴奧辛是否超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