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購票機僅限硬幣 外國客沒零錢無法搭乘

【記者袁世鋼/高雄報導】

高雄輕軌自2015年部分通車以來已營運10年,但仍有外國旅客無法購買單程票的窘況。高雄市議員鄭孟洳指出,站內購票機僅限以硬幣購票,除了不便,恐已影響城市國際形象。高市府捷運局長吳嘉昌說,目前先以兌幣機因應,並已編列擴充紙鈔功能經費,將陸續改善。

鄭孟洳13日在市議會質詢時指出,民眾出國兌換外幣時,幣值最低只能兌換到目的地國家面額最小的紙鈔,沒有辦法兌換硬幣,以一般觀光客來說,剛抵達目的地國家時身上只有紙鈔、信用卡或行動支付工具,在這樣的前提下,外國觀光客到訪高雄時是無法搭乘輕軌的,因為輕軌各站的購票機只限以「硬幣」購票,並未提供紙鈔購票功能。

鄭孟洳舉例,2023年6月就曾發生有女童搭輕軌時卻沒有零錢,所幸遇到善心人士幫忙籌錢才得以搭乘;今年6月也有一名網紅自述,在輕軌高雄展覽館站目睹一個日本家庭遊客遇到紙鈔無法買票的窘境。她強調,這不只是旅遊便利性的問題,而是已經影響國際形象,「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不等於須倚靠零錢超人拯救」。

鄭孟洳說,早在4年前就有民眾反映此問題,建議增加儲值功能、紙鈔投入口,或是提供兌幣機,甚至登上捷運局官網常見問題專區,但捷運局卻稱預算有限,有預留擴充紙鈔模組的空間及介面,未來將視營運狀況決定是否增設,但輕軌自2015年營運到現在都已經成圓了,這個問題卻始終沒有改善。

反觀新北市淡海輕軌,啟用迄今已有7年,2024年平日平均運量1萬7千餘人次,購票系統提供電子票證、信用卡、乘車碼及各種面額的紙鈔等方式。鄭孟洳表示,高雄輕軌平日運量高達3萬4千餘人次,假日更高達4萬3千餘人次,購票機卻只能收零錢,「在高雄搭輕軌,買票要繼續靠運氣嗎?」

對此,吳嘉昌回應,目前搭乘輕軌使用電子票證和多元支付功能者約有95%,購買單程票者僅約2.8%至3%,大多為國外旅客,市府已有不同因應作為。在郵輪部分,市府已在旅運中心裝設3座硬幣兌換機;而在國外旅客較多的駁二沿岸C11、C12、C13站,也會優先設置兌幣機。長期來說,市府也已在列車購置計畫中編列相關經費,預計2026年會陸續擴充38站共76座購票機的功能。◇

延伸閱讀
陳俞安創農場 身障者安心工作
2025年10月10日 | 5天前
電支代理收付額 街口連3月下滑
2025年10月12日 | 2天前
少子化持續 技專校院寄存3077名額
2025年10月12日 | 2天前
中共壟斷綠能 供應鏈恐成武器
2025年10月10日 | 5天前
作家:勿放任TikTok向青年投毒
2025年10月07日 | 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