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壟斷綠能 供應鏈恐成武器

中國「綠能霸權」幾乎壟斷全球產業鏈,包括太陽能、鋰電池、風電設備與電動車,產能占比高達全球6至7成。圖為寧夏銀川戈壁沙漠中的太陽能電池板。(STR/AFP)
中國「綠能霸權」幾乎壟斷全球產業鏈,包括太陽能、鋰電池、風電設備與電動車,產能占比高達全球6至7成。圖為寧夏銀川戈壁沙漠中的太陽能電池板。(STR/AFP)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中國「綠能霸權」幾乎壟斷全球產業鏈,包括太陽能、鋰電池、風電設備與電動車,產能占比高達全球六至七成。學者警告,全球綠能產業供應鏈高度集中在中國,賦予中共極大的槓桿能力,一旦發生地緣衝突,中共完全有能力「卡住」供應鏈來脅迫對手讓步。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截至2025年,中國太陽能產業中的光伏組件,全球產能占比達80%以上(全球前十大製造商中有7家來自中國);鋰電池產能約75%至80%;風機設備製造約 60%;全球電動車銷量占比約55%至60%。

中國的「綠能霸權」已形成「壟斷性供應鏈」優勢,這並非單純的市場競爭現象,背後伴隨一連串戰略性、經濟性與安全性的隱憂。

澳洲蒙納許大學教授納格扎姆(Gerry Nagtzaam)指出,許多國家對中國電動車與太陽能板的「壟斷式供應」感到越來越憂心。擔心若中國電動車與太陽能板產能過剩、價格持續壓低,將重創西方國家的本土製造業,進一步讓北京在關鍵能源領域,擁有極強的槓桿與脅迫力。

中共巨額補貼與全鏈掌控

納格扎姆將中共的能源戰略歸納為三個關鍵面向,首先是「巨額投資」。2024年,中國在清潔能源的投資總額超過6,250億美元,是2015年的兩倍以上。這筆資金不僅用於製造,也涵蓋了資源開發、技術研發與產業支援。

第二是「規模經濟」。納格扎姆表示,中國的生產能力遠超其他國家,從太陽能模組到風機零組件,幾乎所有環節都採取大規模量產策略。這種「以量制價」的模式不僅壓低全球成本,也進一步鞏固了其供應鏈主導地位。

第三是「縱向整合」。納格扎姆說,中國並不僅僅停留在製造端。從上游的採礦、提煉,到下游的組裝與出口,它完整掌控了產業鏈。換句話說,從原料到成品,全流程都在中共的控制之下。

中國「綠能霸權」幾乎壟斷全球產業鏈,包括太陽能、鋰電池、風電設備與電動車,產能占比高達全球6至7成。圖為太陽能板發電設施。中國「綠能霸權」幾乎壟斷全球產業鏈,包括太陽能、鋰電池、風電設備與電動車,產能占比高達全球6至7成。圖為太陽能板發電設施。(Shutterstock)

全球面臨「卡喉嚨」風險

「這樣的高度集中,也引發全球對供應鏈風險的警覺」。納格扎姆表示,許多國家對於太陽能板、電池材料中的矽與稀土元素,甚至是其他關鍵零組件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這也賦予中共極大的槓桿能力。

他表示,一旦發生貿易紛爭、出口限制或地緣政治衝突,中共完全有能力「卡住」這條供應鏈。雖然許多關鍵礦產來自非洲、澳洲與南美洲,但中國掌握的是加工、製造與技術核心,利潤與控制權也因此集中在中國,而不是資源原產國。

「這樣的情況已經讓美國與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的戰略焦慮持續升高。他們越來越擔心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自己的國家反而會被中國的供應鏈『掐住喉嚨』」,納格扎姆說。

反擊中共價格戰 各國犧牲成本換安全

 納格扎姆表示,北京近年來已經投入大量資金補貼這些綠能產業,積極在全球打價格戰。根據數據,中國製造商的利潤率從2017年的8%,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4.3%。許多分析師甚至預測,今年中國廠商可能已經難以維持獲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依然選擇承擔這些短期的經濟損失,因為它的目標並不只是營利,而是戰略性掌控全球的能源供應鏈」,納格扎姆表示。

他表示,為了降低這種依賴,美國、歐洲、印度,以及許多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已經開始強化本土再生能源的製造能力。各國政府紛紛透過補貼、需求規範以及貿易防護措施,來縮小與中國的產能差距。

他說,這些措施確實可能提高生產成本、削弱規模效益,但對各國來說,這是一種「用成本換安全」的戰略選擇。如今,越來越多國家已經形成共識,願意付出較高成本,來換取供應鏈的安全與自主。

未來五到十年的決勝關鍵

從地緣政治到產業佈局,納格扎姆認為,未來五到十年,有三個重點值得全球密切關注,首先是主要市場的政策變化,包括美國、歐洲、印度等地的關稅與貿易防禦措施,將深刻影響全球能源市場的供應結構。

第二是技術創新能不能降低對稀土與特定材料的依賴,這也是各國突破瓶頸的關鍵;第三是哪些國家能成為新的供應鏈樞紐,將決定全球能源競爭的新格局。

納格扎姆表示,中國的綠能霸權,短中期內仍具有強大的韌性,但這並不代表它是不可撼動的。地緣政治變化、貿易政策調整與技術創新,都可能逐步削弱中國的邊際優勢。他說,「全球各國越早採取行動,越能在這場能源供應鏈的競賽中搶占先機」。◇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林口幼兒園違法營業 新北市府開罰
2025年10月09日 | 26天前
中國「十一」假期 電影票房慘澹
2025年10月09日 | 26天前
觀光署擬修法 導遊訓練時數下修
2025年10月09日 | 26天前
吳志中:三大支柱維護嚇阻力
2025年10月09日 | 2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