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遭沖毀 交長:10/15前完成便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溢流,黑褐色洪水夾雜土砂迅速向下游沖刷,馬太鞍溪橋不敵大水重擊遭沖斷。圖為24日上午馬太鞍溪橋斷面。(中央社)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溢流,黑褐色洪水夾雜土砂迅速向下游沖刷,馬太鞍溪橋不敵大水重擊遭沖斷。圖為24日上午馬太鞍溪橋斷面。(中央社)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台9線馬太鞍溪橋也遭沖毀,影響聯外交通。交通部長陳世凱連夜緊急前往花蓮,24日抵達馬太鞍橋北端勘災,陳世凱說,要求公路局在10月15日前完成涵管便道應急,明年底前先完成單向永久橋,明年過年前設鋼便橋供不限車種通行。

陳世凱宣布分短、中、長期策略推動復建。他表示,短期內溪水稍退後,將於2週內完成河床涵管便道,目標10月15日前開放應急車輛通行;中期建置鋼便橋,提升可靠度,預計明年2月過年節前完成;長期則盡速設計發包,明年底前先建南下線永久橋供雙向通行,2027年全橋改建完成。

針對外傳馬太鞍溪橋改建未滿2個月即遭沖毀,公路局澄清,台9線馬太鞍溪橋於2016年完工,設計依據馬太鞍溪河川治理規劃辦理,並符合跨河建造審查相關要求,此次遭堰塞湖壩頂潰決洪峰沖毀,實非當時設計所能預料。

截至24日晚間7時,公路局公布替代路線:一般車輛可改由省道台11丙線接台11線轉台30線,繞行約2.5小時;小型車則走花46線-箭瑛大橋-193線-台11甲線,繞行時間可縮短至半小時。

受災民眾交通業務展延

公路局宣布,受災民眾持村里長、警察局、派出所、鄉鎮市區公所或相關機關證明,可展延監理業務至明年3月31日,包括補發駕照、行車執照、牌照登記書、車輛報廢/繳註銷/停駛、定期檢驗、交通違規罰鍰繳納、職業駕駛執照審驗等。車輛報廢燃料費計徵至災損前一日,修護減免可憑修理廠證明申請;若車主死亡,親屬辦繼承過戶/報廢免罰違規費及燃料費,繼承過戶免規費。

臺鐵設單一窗口支援救災

臺鐵光復車站及北端軌道23日遭淹沒,經連夜搶修,鳳林至瑞穗間24日上午8時恢復正常;中午因潰堤風險一度停駛,經林保署評估無大規模災害後恢復,共影響2列次、64分鐘。

另外,臺鐵成立「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建協助工作小組」,設單一聯繫窗口,協助中央及地方政府消防單位前進災區,搭乘前聯繫車次與人數,到站免票進站,若無停靠光復站可增停爭取搶修時間。◇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