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商會:歐中貿易恐成單行道

北京對部分稀土及相關磁體實施出口管制,導致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汽車製造商生產延誤、大規模停工。圖為展場上的德國大眾汽車。(Stringers/Getty Image)
北京對部分稀土及相關磁體實施出口管制,導致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汽車製造商生產延誤、大規模停工。圖為展場上的德國大眾汽車。(Stringers/Getty Image)

【記者李塑、李言/綜合報導】

歐盟商會近日發布一份最新立場文件,指出歐洲企業在中國營運的環境多年來日益惡化。商會警告,如果北京當局不改善貿易環境,未來歐中之間的貿易關係可能會變成一條「單行道」。

這份報告還指出,隨著中國持續擴大貿易順差,歐洲企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週三(9月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已收到會員企業的投訴和求助請求「明顯增加」。

報告特別點出,北京對部分稀土及相關磁體實施出口管制,導致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汽車製造商生產延誤、大規模停工。儘管中方與歐盟在7月24日的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就此達成協議和承諾,但現狀並未改變。彥辭表示,歐盟企業在稀土出口許可方面依然面臨嚴重阻礙。

由於北京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其會員企業可能再次發生停產狀況。歐盟商會在北京表示,這一重要原材料的出口仍存在放行難的問題,導致9月可能會發生46次停產的狀況。

中共過度干預導致市場失衡

報告說,歐盟曾針對中共主導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發布報告,指責中國的外資環境惡劣,並表示中共過度干預導致市場失衡。歐盟商會當時警告,若北京當局繼續以「自力更生」為名推動排外政策,不僅將重創歐中經貿合作,更將損害自身的經濟韌性與國際信譽,恐將面臨與全球市場加速脫鉤的風險。

彥辭表示:「中國依然以全速出口,進口卻很少。如果這種不平衡持續加劇,從歐盟商會的角度來看,中歐貿易就會變成一條『單行道』。屆時,中國的貿易夥伴可能會質疑:『我們究竟能從中得到什麼?』」

彥辭還以美國為例,指出當貿易不平衡膨脹到一定程度,最終就會迫使其作出回應,由此引發的關稅衝突將給在中國的中外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奇異醫療評估出售在中股權

美國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以下稱奇異醫療)正評估出售其在中國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估值可能達數十億美元。此舉反映出外資醫療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政策壓力與營運挑戰。

奇異醫療指出,中共針對醫療產業展開的反貪腐行動導致其訂單延遲與銷售放緩。醫療產業媒體指出,這場反腐風暴已嚴重衝擊企業信任與採購流程,外資企業普遍面臨合規壓力與決策延宕。奇異醫療此番考慮股權調整,反映外資醫療公司在中國營運不確定性持續升高。

此外,地緣政治緊張、本土競爭加劇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正在侵蝕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信心。根據上海美國商會上週發布的調查,對未來五年中國業務持樂觀看法的美國企業比例降至41%,創歷史新低。

跨國企業調整在中經營策略

彭博社報導指出,奇異醫療的股權調整與其他跨國企業的策略調整一致,如星巴克、哈根達斯、迪卡儂、漢堡王母公司等,也都在評估中國業務與資產配置。

週二(9月16日),製藥公司必治妥施貴寶(BMS)近期宣布出售其在中國合資企業的60%控股權,作為全球重整的一部分。◇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