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祭典 澎湖風櫃溫王殿的冥軍桌

晚風拂過,澎湖風櫃的夜空顯得特別寧靜。溫王殿的廟埕燈火通明,紅綠燈影灑落在雕龍畫棟的屋簷上,熱鬧卻不失莊嚴。村民們聚集一堂,搭起帳棚,張羅著供品與牲禮。這場祭典,與其說是單純的普渡,不如說是一場凝聚信仰與情感的集體行動。
冥軍桌的寓意
在廟旁的一隅,擺放著一張特別的桌子——冥軍桌。陳小姐說,這是為了祭祀那些在異鄉戰死、卻無人為其燒香的亡魂而設。對風櫃人來說,這張桌子不是冷冰冰的祭品架,而是一個溫柔的歸宿。它讓漂泊的靈魂在此停靠,彷彿從戰場的荒煙蔓草,回到村落的懷抱。
跨越時空的對話
廟內香煙裊裊,婦女們身著旗袍,手捧神尊,步伐一致,將信仰的莊重展現於無聲。案桌上,清酒、牲肉、糕餅一一排列,象徵著人間的誠意。這些動作,不只是傳統習俗的延續,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亡者或許無名,但人們願意以祭祀的形式,告訴他們:「你們並沒有被遺忘。」
村民的默契
在帳棚下,有人忙著切肉分工,有人整理紙錢香火。這些再平凡不過的身影,卻構成了最深刻的敬意。對風櫃村民而言,參與其中不只是信仰,更是責任。他們相信,透過這樣的儀式,不僅能安撫孤魂,也能庇佑家家戶戶的平安。
溫柔的力量
攝影家曾佛賜站在現場,感受到那份深藏的力量。他說:「風櫃的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這些故事,也守護著每一個迷失的靈魂。我覺得,這份溫柔,比什麼都更有力量。」的確,這並非鋪張的盛典,而是一場帶著情感的守護。
風櫃的冥軍桌,讓人看見一個社區對亡魂的慈悲與包容。它提醒我們,歷史洪流裡那些被忽略的故事,依舊需要被銘記。這樣的祭典,不只是敬天敬神,更是敬重生命的一種方式。當夜深人靜,廟埕的燈光仍亮,冥軍桌上的酒杯與香火依舊閃爍,彷彿在訴說:亡者不孤單,因為有人在這裡,為他們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