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進度延宕 台船證實9月不可能完成海測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目前還在海測階段。(台船提供/中央社)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目前還在海測階段。(台船提供/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由台船公司承造的國造潛艦「海鯤號」正在進行海測(SAT)當中,原定9月底完成海測、11月交艦,不過台船總經理蔡坤宗17日證實,「9月不可能完成海測」,要在安全條件符合下,依照合約繼續往下執行。

「海鯤號」潛艦已完成泊港測試(HAT),目前還在海測階段,由於此案牽涉到今年度後續艦造艦預算能否及時「解凍」,因此海鯤號海測進度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台船:須確保品質、安全無疑

對於海鯤號能否如期在11月交艦,台船董事長陳政宏17日與媒體茶敘時表示,台船會「盡量趕」,但要按部就班,確保功能可達標準、安全後,先執行淺水、浮航測試後,再進行深海測試,同時發射操雷進行測評。

陳政宏說,台船會努力,並負責任的做到品質沒有疑慮。他也坦言,科技發展就是這樣,商船也好、潛艦也罷,首次研製新式裝備,一定需要學習空間、時間,且可能會犯錯,或者只是「不夠好」,台船會持續努力。

蔡坤宗表示,民眾對潛艦國造「愛之深、責之切」,期待度也高。海鯤號的合約交期為今年11月,海軍則期勉9月通過海測。不過,因為還有浮航、潛航等測試需要執行,「現在9月不可能完成(海上)測試」,要在安全條件符合下,依照合約繼續往下執行。

白委憂削弱台灣防禦準備

對此,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表示,海鯤號進度延宕並非首次,原定今年4月進行海上測試,已經延後到6月17日才首度海測,歷經6月26日、7月3日共三次海測後, 9月2日才回到91號碼頭。先前傳出9月5日將進行50公尺的淺水潛航,但最後也是無疾而終。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資料照。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林憶君質疑,海鯤號的計畫延宕,不僅是工期管理的問題,更攸關國家防衛自主能否落實的重要關鍵。她說,「現今兩岸局勢詭譎不明,台灣正處於嚴峻的國際環境,任何國防的延誤都可能削弱台灣對外防禦的準備」,呼籲國防部積極檢討進度落後原因,並公開向國人和立法院報告實際情況,而不是用「拖字訣」來掩蓋進度落後的問題。

不過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認為,必須在確保安全無虞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後續測試工作,「安全必須擺在第一順位」。首次研製新式潛艦裝備需要學習時間,台船必須確保每個環節都達到標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戰力,投入大量資源與時間,不應有任何閃失。◇

★相關閱讀:

航太國防展開跑 國軍陳展51項新武器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83384.html

立委陳冠廷資料照。立委陳冠廷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延伸閱讀
電力備轉率剩4% 亮「警戒」橘燈
2025年09月17日 | 1天前
MLB/單季50轟50K 大谷翔平史上首人
2025年09月17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