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未來美好生活取決於技術工人
在農場裡,維修保養的工作五花八門、無窮無盡,有些工作我們可以自己做,但是很多工作需要各個類別的技術工人:機械師、水管工、暖氣、通風和空調(HVAC,簡稱暖通空調)技術員、電工或承包商。我搬到德州時,僱用技工的價錢讓我震驚。那裡的汽油價格只有加州的一半,食品雜貨也較便宜。但當我需要在德州的家裡安裝空調時,費用卻比我在加州洛杉磯回音公園(the Echo Park)附近安裝大型屋頂空調時還要高——那次安裝動用了起重機,甚至還要封鎖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部分路段。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當我觀察周圍生活時,答案逐漸清晰。在我們餐廳裡,那些看起來經濟條件最寬裕的顧客,那些會慷慨的購買額外甜點或大方給小費的人,很多都是技術工人。我們顧客中有一個年輕家庭經常來光顧,丈夫是電工,生意總是排得滿滿的,他迫切的想僱人手幫忙。另一個家庭每週六都來,丈夫是一位承包商兼重型設備操作員,他甚至聖誕節也要工作,但他們每週都慷慨的購物和用餐。當我看到他們這樣消費時,我感覺這些錢又回流到我們的社區,流向了小餐館、本地商店以及像我們這樣的家族企業。
那麼,下一個百萬富翁階層會是水管工、暖通空調技術員、化糞池承包商和電工嗎?我想是的。人工智慧(AI)可以編寫程式碼、撰寫文章,甚至模仿人類語言。但它無法安裝化糞池,也無法疏通馬桶。它無法診斷出為什麼你家空調在8月中旬無法啟動。它無法穿過牆壁追蹤故障電線。而且,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始終需要電力、管道、熱水和正常運行的化糞池系統等。這個現實不會改變。
技工、農民流失 動搖生活基礎
以下這些數據令人擔憂。美國超過一半的技術工人年齡已逾50歲,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在未來十年退休。每有一名技工進入勞動力市場,就會出現20個職位空缺。到2030年,將有近8千萬名技工退休,而新進工人只有約4千萬名。暖通空調公司報告指出,目前有超過10萬個職缺,預計5年內將有22.5萬個職缺;水管工的缺口到2027年則將達50萬人;而電工的需求成長速度是其他工種平均的三倍。
這場危機與我熟知的另一場危機如出一轍:農業。正如我們正在失去熟練的技工一樣,我們也正失去農民。美國農民的平均年齡接近60歲。小型農場每年都在消失。然而,食物就像電力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沒有農民和技工,民眾生活的基礎就會崩塌。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對於住在城市公寓裡的人來說,透過亞馬遜(Amazon)、Uber Eats或易買得(Instacart)等平台似乎能維持生活,但是如果沒有種植糧食的農民,以及維持電力供應、管道暢通和空調運轉的技術工人,這一切都無法實現。
諷刺的是,當我們的主流文化將年輕人推向螢幕和學位時,最大的機會實際上可能在田野和工作場所。AI可以取代一些辦公室工作,但它無法取代維持生活運轉的體力勞動。未來的財富或許不屬於那些在空調大樓裡編寫程式碼的人,而是屬於那些願意在陽光下揮汗如雨或在房屋下辛勤勞作的技術工人。
美國的未來很可能取決於那些我們長期低估的技術工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能否及時覺醒,尊重和支持他們,還是只有在燈光熄滅、廁所堵塞、貨架空空如也時,我們才會意識到他們的重要性。(小標為編輯所加,信宇編譯)
——作者恩格爾哈特(Mollie Engelhart)是一名再生型農業從業者和牧場主,致力於糧食主權、土壤再生,並積極推廣自耕自足和自給自足的家庭農耕知識教育。她的最新著作是《被自然揭穿的真相》(Debunked by Nature, 2025)。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