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進口豬肉祭最高62%關稅 歐盟矢言回擊

中共週五(5日)宣布,將對來自歐盟的豬肉及相關產品徵收最高62.4%臨時反傾銷關稅,涉案金額超過20億美元,被普遍視為對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報復。歐盟則矢言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本土產業。
中共商務部公告稱,初步調查發現歐盟豬肉存在傾銷,自9月10日開始徵收關稅。配合調查的西班牙、丹麥和荷蘭部分企業稅率為15.6%至32.7%,其他公司一律適用62.4%的最高稅率。
這項調查於2024年6月啟動,與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時間幾乎重合。歐盟批評,中方調查「依據可疑指控,且證據不足」。歐盟貿易發言人吉爾(Olof Gill)強調,「我可以明確保證,我們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保障我們的生產者。」
法國豬肉行業協會總監李察(Anne Richard)表示,「我們非常擔心歐洲市場價格會受到影響。」
歐盟是全球第二大豬肉生產地區,也是最大出口方。中國與香港長期是歐盟豬肉最大買家,特別偏好歐洲本地需求較低的部位,如豬耳、豬頭與豬蹄。不過,中國經濟在疫情後復甦乏力,內需低迷,居民消費力受限,加上通膨壓力,進口需求顯著下降。
據《金融時報》數據,歐盟對中國及香港的豬肉出口量,已從2020年的360萬噸降至2024年的118萬噸,跌幅高達2/3。
中方亦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白蘭地祭出反傾銷措施。北京曾要求歐盟以「最低價格承諾」取代高達45%的電動車關稅,但談判破裂。觀察人士指出,北京藉由農產品作為談判籌碼,對西班牙、荷蘭、丹麥與法國等歐洲農業大國形成直接打擊。
不過,關稅決定仍屬初步措施,最終結果將於今年12月調查結束後確定。歐盟則在加速推動多元化,吉爾舉例稱,歐盟近期與墨西哥簽署協議,提高對美國出口豬肉的市場准入,以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