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獨立 金管會提改革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8月18日實地考察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記者侯駿霖/攝影)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8月18日實地考察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記者侯駿霖/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為確保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獨立性與公正性,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18日表示,未來將不再向金融業者收取年費,改由金管會編列115年金融監督管理基金預算支應,金額約1億2,748萬元,以強化評議中心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功能。金管會將盡速送審,力拚立法院下會期過關。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自101年成立以來已處理超過32萬件諮詢案,並在金融消費爭議處理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其經費長期部分源自金融業者(銀行、保險、證券)繳納的年費,引發利益衝突疑慮。

立委羅明才表示,評議中心運行業務經費全數來自金融機構是「比較弔詭」,向業者收錢後又處理其爭議案件。他呼籲,評議中心應守住照顧弱勢、保護消費者立場的底線。

羅明才說,台灣過去在信用卡成長爆發期造成很多年輕人的卡債問題,現在很多消費糾紛是保單爭議。評議中心作為金管會旗下機構,應該多研究保險的制式合約,甚至利用AI(人工智慧)羅列出民眾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幫助消費者爭取權益。

立委賴惠員指出,評議中心辦公室的租金每月逾100萬元,長遠來看應考量是否能將房租省下來,改為購買房產來穩健業務。評議中心在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都有駐點,建議駐點頻率從「每月一次」提升至「每月兩次」,強化第一線的服務能量。

針對評議中心的經費,陳彥良強調,年費將改由政府預算支應,115年金管基金預計編列1億2,748萬元,財務與人事獨立可望獲得更全面保障。評議中心董事長杜怡靜回應,因為預算有限,在台北可能較難找到合適的商辦,但會持續評估。

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上半年已收到諮詢案件1萬8,064件、申訴案件7,737件,進入評議程序案件3,167件,以及其他案件113件。

杜怡靜表示,銀行業主要以信用卡盜刷等爭議款項為大宗,特別是涉及OTP密碼的詐騙案件;保險部分區分為理賠與非理賠爭議,包括必要性醫療、理賠金額認定、承保範圍,以及招攬不實、續保爭議等契約問題。

近期金管會發布5項法規,將12家融資租賃公司納入《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適用對象,預計9月上旬生效。若民眾未來與融資公司的交易產生糾紛,可向評議中心申訴及申請評議。未來評議中心可能需要更多的量能。

杜怡靜指出,將配合金管會研擬納管租賃公司的子法修正,規劃三面向包括設置融資租賃業者聯繫窗口、組成專業小組審理並整理前導案例、辦理內部教育訓練以利對接。虛擬資產專法及納管方面也會請學者、專家培訓和輔導。◇

延伸閱讀
每週吃3份薯條 糖尿病風險升兩成
2025年08月17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