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擬設稀土價格底線 抗中共壟斷

澳洲政府正考慮為關鍵礦產項目(包括稀土)設立價格底線,作為推動本土產業發展、減少對中國依賴的長遠戰略之一。
澳洲一直將自己定位為中國主導生產國以外的關鍵礦產替代來源。澳洲資源部長金恩(Madeleine King)5日表示,「設立底線價格只是建立儲備的手段。社會各界都大力支持發展這一產業,因為澳洲應該成為世界關鍵礦產和稀土強國。我們的地質條件使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這是「長期項目」。
澳洲政府今年4月曾宣布,將建立「關鍵礦產戰略儲備」,以確保供應安全,澳洲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關鍵礦藏之一,「幾乎涵蓋整個元素週期表」,在應對全球與本地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方面具備獨特優勢。
為推進相關產業發展,澳洲政府本週宣布向礦產與金屬製造商Nyrstar旗下兩家冶煉廠提供1.35億澳元(9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該公司早前曾警告,包括霍巴特(Hobart)鋅礦業務,因「原材料市場惡化、加工費過高以及成本上漲」而陷入困境。
由於得到補助,Nyrstar現在正在評估其位於南澳波特皮里(Port Pirie)與塔州霍巴特的工廠,生產鍺、銻、鉍與銦的可能性。該公司表示,「銻是彈藥和電池中其他金屬的合金硬化劑,對電子和國防應用中半導體的製造至關重要,也用於阻燃材料。」
雖然釹、鋱、鏑等稀土元素在地殼中並不罕見,但因其通常含量低、提取與分離過程複雜甚至需使用有毒技術,導致開發成本高昂,長期依賴中國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