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強升 金控海外曝險季減2兆

金控第二季以外幣計價的海外資產折算新台幣的帳面價值縮水。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金控第二季以外幣計價的海外資產折算新台幣的帳面價值縮水。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金管會近日發布最新統計,第二季底台灣整體金控的海外曝險總額大幅下降至27.02兆元(新台幣,下同),較第一季驟減2.09兆元,創下自2015年有統計以來單季最大減量,主因新台幣匯率第二季強勢升值10.97%,以美元等外幣計價的海外資產折算為新台幣的帳面價值縮水,以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的影響。

整體金控海外曝險第一季衝上29.12兆元的歷史新高,但第二季受匯率效應影響,曝險總額顯著回落。金管會表示,整體金控第二季底的海外曝險下滑至27.02兆元,單季大減2.09兆元,但對台灣的曝險金額則是季增1.12兆元,來到47.56兆元。

前十大海外曝險國家,美國仍是最大曝險國,但金額跌破10兆元大關,下降至9兆5,635億元,季減7,923億元,創下單季最大減量;中國仍位居第二大曝險國,金額降至1兆8,958億元,首次跌破2兆元,創下歷史新低。

其他國家的曝險金額排序為法國、英國、澳洲、日本、韓國、香港、加拿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日本是唯一金額成長的國家,季增123.09億元至1兆1,279億元,超越韓國,重回第六名。

海外曝險的巨幅變動也反映在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的整體獲利。據金管會統計,上半年金融三業的獲利達到3,781.16億元,年減37.5%。其中,銀行業稅前盈餘為3,018.8億元,維持小幅成長;保險業獲利僅剩194億元,年減幅高達91.6%,主要是壽險業受到第二季新台幣強勢升值,導致帳上出現大量匯兌損失;證券、期貨及投信業稅前淨利為568.36億元,股市震盪導致證券商的獲利年減25.31%。◇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