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深造、延遲求職 陸生求助論文工廠

分析指,中國國內教育競爭過於激烈,導致家長和學生們追求各種「捷徑」。示意圖。(Wang He/Getty Images)
分析指,中國國內教育競爭過於激烈,導致家長和學生們追求各種「捷徑」。示意圖。(Wang He/Getty Images)

【記者林燕/綜合報導】

今年,中國有創紀錄的1,222萬大學畢業生進入了低迷的勞動力市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延遲求職,並希望透過深造來提升未來的競爭力。論文工廠成為中國研究生入學的一條新捷徑。一家仲介聲稱:「如果你預算足,我們可以把你的文章發表在Q1期刊(排名前25%的學術出版物)上。」

21歲的中國留學生黃先生與一家北京仲介機構簽約,該機構承諾,在為期三個月的線上專業培訓後,協助他在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為此,他支付了近2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費用。黃先生認為,一篇高品質的論文能幫助他在眾多研究生申請人中脫穎而出。他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說:「我覺得最好能有一些額外的學術知識和一篇扎實的論文,作為未來申請的模板。」

面對這種需求,一些培訓機構透過主題課程、講座以及一對一輔導,幫助客戶完成獨立學習並在學術期刊發文;目標期刊的影響因子越高,收費就越高。在深圳的一家論文指導發表機構就職的邱姓員工透露,人文學科輔導費用加論文發表的總費用超過5萬元,而STEM領域的收費就更高,她的團隊一次要處理大約80個客戶,「我們幾乎全年每天都有訂單。在夏季高峰期,我們每天最多接待五位新客戶。」她說,「如果你預算足,我們可以把你的文章發表在Q1期刊上。」

專家:研究被當成了一門生意

北京智庫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說,這類論文指導機構的興起,反映出中國社會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模式。他認為,很少有大學生真正具備研究能力,「這些教育機構迎合了這種需求,把研究當成一門生意,這進一步扭曲了研究的初衷。」他說。

此外,中國國內教育競爭過於激烈,導致家長和學生們追求各種「捷徑」,「他們參與研究是出於想直接攻讀研究所的願望,而不是對學術的真正熱情。」熊丙奇說。◇

延伸閱讀
中國假銀飾被爆 致癌物超標千倍
2025年07月28日 | 1個月前
核三公投 童子賢:非核家園該轉彎
2025年08月04日 | 26天前
重啟核三 民團憂威脅健康、安全
2025年08月04日 | 26天前
研究:憂鬱爸恐影響孩負面行為
2025年08月04日 | 26天前
調查:中共向非洲輸出AI監控
2025年07月26日 | 1個月前
深圳現「童工」 搶單代送外賣
2025年08月04日 | 2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