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取川普降關稅至19% 泰國讓步清單曝光

泰國在貿易談判中對美國做出多方面的讓步,促使川普總統降低對泰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圖為美國加州長灘港口。(Mark Ralston/AFP)
泰國在貿易談判中對美國做出多方面的讓步,促使川普總統降低對泰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圖為美國加州長灘港口。(Mark Ralston/AFP)

【記者張婷/綜合報導】

在泰國和柬埔寨停止邊境交火後,美國分別與兩國達成貿易協議,把對泰國的對等關稅從之前的36%大幅降至19%。泰國政府隨後揭示該國在談判中做出的廣泛讓步清單,包括實施更嚴格原產地規則,以防止中國商品繞道泰國進入美國。這些讓步促使美國總統川普同意大幅降低泰國關稅。

美國對泰國19%的新關稅從8月1日起生效。

泰國財政部長皮猜(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與美國達成的19%關稅協議,有助於強化泰國的全球競爭力並提振外資信心。

這一新稅率明顯低於川普於4月宣布的36%,並與該區域其他國家更為一致。越南和印尼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分別爭取到20%與19%的關稅協議。

彭博社報導,泰國出口以美國為最大市場,去年對美出口約630億美元,占其總出口額18%。

根據泰國民族電視台(Nation TV)彙編資訊,泰國主要在十方面與美國達成共識,九項可視為是泰國對美國讓步,促成美將泰國關稅降至19%。

絕大部分美國輸泰商品獲得關稅豁免

泰國已同意對總計約1.1萬種進口美國商品中的逾1萬種實施零關稅,主要為泰國國內不生產或產量不足的商品,例如醫療器材、先進汽車零件和專用食品。

減少非關稅壁壘

泰國承諾減少各種貿易障礙,包括對美國商品衛生法規、海關程序和認證流程。泰國同意採用「清關後審核」制度,允許貨物先通關,再進行後續檢查,從而加快流程並降低美國出口商的成本負擔。

開放東部經濟走廊(EEC)和基建投資

泰國已向美國企業提供快速通道服務和「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激勵措施,重點關注三個產業:清潔能源、半導體/信息通訊技術(ICT)和物流。此舉旨在將泰國打造為美國在東盟(ASEAN)的重要投資中心。

購買美國能源和飛機

泰國公共和私營部門正共同準備從美國公司購買液化天然氣(LNG)和波音新型飛機,預計將有助於減少泰國對美國持續的貿易順差。

五年將對美貿易順差減少70%

泰國提出路線圖,到2030年將該國對美國巨額貿易順差(目前每年超過1,200億泰銖)削減至30%,這將涉及增加進口和重新平衡投資流動。

採用新的原產地規則(RVC)

泰國同意實施更嚴格的產品原產地驗證制度,以防止「中國商品繞道泰國」進入美國,並確保泰國產品不會被用作逃避關稅的管道。

降低對美企數位/雲服務稅

泰國已為美國數位服務公司(如AWS和Google Cloud)提供為期兩年的5%稅率減免,以鼓勵美國科技公司在泰國市場進行更多的技術投資和服務提供。

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配額

泰國已同意增加對美國玉米、大麥和大豆的進口配額,以支持泰國的動物飼料產業,並滿足美國農業部門需求。

保護部分戰略產品

儘管泰國同意對絕大部分美國商品的關稅降至0%,但將保留關鍵戰略商品的現有關稅,包括大米、糖、加工水果以及競爭激烈的泰國食品業產品等必需品,旨在保護國內農民和生產者。

遵守泰柬停火條件

儘管該條款沒有正式納入美泰協議中,但外界普遍認為,泰國「緩解邊境緊張局勢」意願是美國決定降低對等關稅的潛在因素。

泰柬幾十年來因邊境領土問題發生爭執。7月24日,雙方發生交火,兩國都聲稱是對方引發衝突,衝突爆發後,泰國先拒絕第三國調停。川普總統7月26日致電泰柬領導人並表示,如果戰鬥繼續,美國不會與他們達成協議。川普在通話後宣布,兩國同意進行停火談判。7月28日,泰柬領導人在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展開談判,並最終達成停火共識。◇

延伸閱讀
工程師:中共海軍以軟體監控士兵
2025年07月22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