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豪雨重創台東灌溉系統 立委籲中央緊急救農

立委莊瑞雄與陳瑩29日前往鹿野、關山等農田灌區,勘查台東農業灌溉因颱風及豪雨受損情況。(陳瑩辦公室提供)
立委莊瑞雄與陳瑩29日前往鹿野、關山等農田灌區,勘查台東農業灌溉因颱風及豪雨受損情況。(陳瑩辦公室提供)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近期風災與西南氣流頻發,帶來的豪雨重創台東地區農業灌溉體系,立委莊瑞雄、陳瑩29日親自前往台東勘災,發現正值二期稻作插秧關鍵期,農民卻因水源中斷而無法進田,立委向中央喊話,盼緊急啟動經費支援,搶在農時結束前恢復灌溉供水,不能讓農民的辛勞因缺水化為烏有。

風災造成台東地區多條灌溉系統嚴重受損,鹿野、卑南、知本與台東等農民反映,因灌溉用河川擋水土堤遭溪水暴漲沖毀,導致多處無法供水,正值插秧季節,農民苦無水源耕作。

「災後重建,不能只是補破網,而應該是對系統韌性的全盤檢討與調整」。莊瑞雄表示,此次災情非單一設施毀損,而是全縱谷系統性失衡的縮影,從知本到卑南、從鹿野到台東,各灌區土堤接連潰決,水溝被淤泥堵塞,搶修剛完成的設施又再度遭沖毀。

莊瑞雄說,這一波波的災害猶如警鐘敲響,提醒政府水利治理不能僅靠臨時補丁,更需整體盤整與前瞻規劃,因農民的插秧期有限,田地等不起、收成拖不得,行政程序更不應成為延宕救援的藉口。

莊瑞雄以鹿野地區為例,灌溉系統的受損情形尤為明顯。鹿野圳與和平圳兩大水源命脈接連被洪水摧殘,原設計雖有沉砂再進隧道的導水方式,但在溪水暴漲後,土堤全數沖毀,若未先行處理沉砂與河床改造,貿然引水恐將造成隧道淤塞、災情加劇。

他表示,當地工作站早已提出改善構想,建議將進水點由南岸改設至北岸,沉砂處理後再導入渠道,此舉不僅可縮短復水時間,更能從根本上強化防災能力,然而這項方案卻因長期缺乏經費支持,至今仍未能付諸實施。

除了結構問題,農民當前最急迫的仍是水源斷絕、插秧無法進行的即時困境,目前正值二期稻作插秧關鍵期(7月12日至8月2日),若水源無法及時恢復,不僅農戶整期耕作將告吹,整體糧食供應也將面臨波動風險。

莊瑞雄警告,這不只是地方農業的危機,更是全國糧食穩定的前線警訊,他已第一時間向農業部反映,應立即加速估損、核撥經費,確保農民在農時內恢復灌溉。

「水是農田的靈魂,不能讓農民的辛勞因缺水化為烏有」,莊瑞雄要求相關單位務必加速估損及核撥經費,不讓基層農民孤單面對災後困境。陳瑩表示,感謝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同仁、搶修人員及各站站長,近日為恢復灌溉供水日夜奔走、疲於奔命,是第一線守護農田的無名英雄。

延伸閱讀
分析:特斯拉大單難救三星代工
2025年07月29日 | 5天前
文湖線列車出包 8400旅客受影響
2025年07月29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