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拒賴過境紐約 疑放話挑撥台美伎倆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總統賴清德將於8月出訪中南美洲友邦,但美方因中共抗議而拒讓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對此,美國國務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IT)29日澄清,台灣並未宣布賴總統出訪計畫,美方不評論假設性問題。外交人士直指,相關傳言只是刻意放話,挑撥台美關係的伎倆,「只會被看破手腳」。
美國國務院以四點聲明回應中央社的詢問:一、台灣並未宣布賴總統將要出訪,因此不對假設性問題置評;二、台灣總統等高階官員過境美國,與美國長期的政策與做法一致,這點並未改變;三、美國仍遵守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這項政策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及對台灣的六項保證為依歸;四、美國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AIT也同步指出,「安全、舒適、便利與尊嚴」是美國處理台灣總統過境的原則之一。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日前強調,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
總統府未對外宣布出訪
外交人士29日表示,傳言稱賴總統出訪遭拒的說法並無根據,總統府從未對外宣布出訪計畫,自然無所謂延後。所謂出訪的說法,最早源自巴拉圭總統潘尼亞於一場招商會中稱將邀請賴總統到訪,當時總統府與外交部即回應若有具體安排將適時說明,但後續不斷有匿名爆料,均未經台灣或美國政府當局證實。
外交人士強調,無論是前總統馬英九、蔡英文任內,均是總統出訪行程定案後,以記者會公開報告。而現階段南部風災未歇,幾千戶災民仍待援助,總統當然以救災為重,且目前適逢與美方進行關稅對等談判的關鍵階段,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此時也正在華府磋商,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的安排。
外交人士指出,美國聯邦眾議院近期通過「2026財政年度國防撥款法案」,其中5億美元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白宮公開聲明,「強烈敦促」眾議院充分考慮,將該倡議金額倍增至10億美元。歷年來美國跨黨派友台法案不斷,台美互信基礎穩固,這類匿名放話挑撥台美關係的手法只會被看破手腳。
裴洛西:盼美對台政策不變
針對《金融時報》的報導,美國前眾院議長裴洛西在臉書發文表示,數十年來,美國參、眾議院的跨黨派議員根據《台灣關係法》堅定支持台灣的民主,美台關係不僅攸關全球和地區的安全,也有助於確保台海的商業暢通,對維護民主價值、對抗獨裁威權體制也具有道德意義。
裴洛西說,川普政府此次阻撓台灣民選總統進行外交過境,讓中共黨魁習近平再度在價值、安全與經濟層面上對美取得勝利。她希望川普拒絕賴總統過境的決定,不代表美國對台政策將做出危險的改變。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重申,目前總統沒有出訪的規劃,而台灣做任何事情都會遭受中共抗議與打壓,中共政府應思考在區域中作為負責任的大國,該如何維持區域穩定,並非在台海、南海與東海,不時製造危險緊張的情勢。對於中共的行為,我方都要予以反駁。
江啟臣:友邦是我國存在基礎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則表示,中華民國的外交本來就困難重重,又受到國際環境影響,尤其美中台三邊關係、美中關係的影響,所以顯然還是會有一些美方的考量。國際的狀況瞬息萬變,但邦交的鞏固還是必須持續,因為這是中華民國存在很重要的基礎。希望賴總統及國安團隊做好評估及相關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