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校車翻覆 隧道磨光、超速釀禍

康橋國際學校校車去年3月在台北市文山隧道翻覆,造成24人輕重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28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隧道中線車道因長期摩擦造成「磨光」損壞,而駕駛超速並在6秒內進行4次轉向操作,導致車輛失控撞上隧道壁面後翻覆。
去年3月11日1輛龍萊交通公司遊覽車搭載新北康橋國際學校學生行經台北市信義快速道路文山隧道時,於北向處撞擊隧道壁面後翻覆,造成2人重傷、22人輕傷。
運安會表示,經事故調查分析,事故車輛進入文山隧道後持續加速超過速限,事故駕駛員感受到車尾晃動後,在抗滑能力低且溼滑的路面上,使用主煞車及排氣煞車減速,並於6秒內進行4次轉向操作,且車輛轉向角度逐次增大,導致車身以不穩定姿態,失控撞上隧道壁面而翻覆。
通車20年來疏忽鋪面養護
運安會指出,調查發現文山隧道北向中線車道因長期輪胎荷重摩擦,已造成「磨光」損壞,自2005年通車以來未曾執行鋪面養護工程,導致抗滑能力降低,有可能增加車輛打滑失控的行車風險;而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委外廠商巡檢紀錄未註記「磨光」損壞現象,並將剛性鋪面裂縫損壞型態判定為柔性鋪面的「龜裂」損壞型態;事故當日,駕駛員行車前未向所有乘客要求繫妥安全帶,至少17人因此受傷;而根據調查無證據顯示本事故與酒精及藥物有關。
康橋中學於去年5月21日也發生另一起在文山隧道打滑釀學生受傷事件,運安會表示,兩起事故車輛均行駛於中線車道、同為雨天在抗滑能力低且潮溼路面,兩車均在使用煞車後有過度轉向操作,導致車身同樣出現傾斜、衝出車道外的情況。
運安會向龍萊交通公司、康橋中學、北市府等多個單位提出10項改善建議。包含龍萊公司應加強訓練駕駛員於潮滑路面正確使用煞車系統;強化並落實要求乘客繫妥安全帶;康橋中學應強化學生交通車安全管理,如駕駛員出勤前的酒測管理、體檢與酒測紀錄之文件審核及保存、學生繫妥安全帶等;另建議台北市府修訂市區道路的養護手冊,並納入剛性鋪面道路巡檢及養護標準。
交通部應研訂國道及省道剛性鋪面的抗滑設計及養護管理機制,並供其他各級道路主管機關參考;公路局應確保業者符合遊覽車駕駛人在行車前完成酒精測試,輔導遊覽車業者強化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流程,納入乘客緊急逃生程序,並強化駕駛員相關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