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正念覺察】食之有味

近來年事已高,修為耿直許多,「少蓋」者亦「少鈣」也。沒有皮也剔光了肉的「雞骨架」,沒有豬骨的重金屬和膽固醇,雖然清淡不濃郁,可「淡泊」才是食物的原味啊!它似乎是我焢湯補鈣的鮮美選擇了。
在剁劈這付雞骨架時,我想到「楊修」的聰明,但,因為過於自恃顯露,所以頭都沒了,當然連「雞肋」都未能再食之。為了警惕自己,就不棄之,一起入鍋吧!
職場給了我們許多原本不屬於我們的,而我們也自以為是的坦然受之。有一天,皮也沒了,肉也剔了,我們是失意落寞,還是依然活得快意自在?我們拋棄得了面子?或強顧著裡子?還是只剩下一付「架子」!
*楊修是三國時代人物,在曹操府中擔任主簿一職。建安年間,曹操久攻漢中不下,一晚曹操喝湯,湯中有雞肋,軍吏問當晚哨兵口令,曹操隨口說「雞肋」。楊修聽後推測曹操即將退兵,可以打包回家了,引起曹操猜忌,退兵後數月,找藉口殺了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