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藥成分似毒品 去年231件違規

圖為食藥署外觀。(記者宋碧龍/攝影)
圖為食藥署外觀。(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管制藥品與毒品的成分相同,差別僅在於用途具,據食藥署統計,2024年共稽查1萬1962家機構管制藥品管理情況,查獲231家次違規、比率為1.93%,當中又以簿冊未依規定登載、登載不詳實最多。

據食藥署統計,2024年共稽查1萬1962家機構管制藥品管理情況,查獲231家次違規、比率為1.93%,以簿冊未依規定登載、登載不詳實最多,共93件,其次則是未依規定定期申報收支結存情形、申報不實的34件,依法可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衛福部食藥署30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提醒管制藥品皆為醫師處方用藥,不得私下流通、交易或贈送。

食藥署管藥組科長黃君堯說,管制藥品具有成癮性及濫用性,其成分與毒品相同,差別處僅在用途,管制藥品可用於止痛、麻醉、鎮靜,或科學用途如研究、試製等,依據管制藥品的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將管制藥品分為第一級至第四級管理,級數越低,代表其依賴性與濫用風險越高。。

黃君堯表示,後經中央機關核准後,才能從事管制藥品相關業務,且相關藥物流向,需有簿冊登載每日收支、銷毀、減損等情形,且必須定期向主管機關申報。機構業者每日亦須於簿冊詳實登載管制藥品的收支、銷燬、減損及結存情形,並定期向主管機關辦理申報。

暑假期間,許多人出國喜歡逛藥妝店,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要特別注意大麻相關製品,有些國家開放大麻製品作為其他用途,像是保養品等,不過依據台灣規定,大麻整株都是以二級毒品管制,絕對不能輕易帶回台,否則就會依法直接移送。

延伸閱讀
安非他命類藥物 45年首解禁治癲癇
2025年07月18日 | 2個月前
出國買藥品有限量 轉售恐挨罰
2025年06月25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