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抽血論文登國際期刊 學者批世界級醜聞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近日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引發教育、體育界震盪。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川安在社群媒體發文,女足教練周台英與指導教授陳忠慶曾在2023年12月於國際期刊《運動科學與醫藥期刊》發表論文,研究對象為「大學菁英女子足球員」,若抽血不符合倫理、以脅迫方式,且由非專業人員進行,這可說是「世界級的醜聞了」。
論文探討「優秀女足球員比賽間隔是否充足」,研究對象為某大學冠軍女足隊的13名選手,平均年齡21歲,並明確記錄研究方法,包含連續抽血檢測,評估選手心臟壓力及細胞損傷狀況。具體方式包括每場模擬比賽前後1小時,及最後一場比賽後連續5天每日1次,進行靜脈血樣抽取,檢測肌酸激酶(CK)、心肌肌鈣蛋白I(cTnI)及乳酸去氫酶(LDH)等指標。
實驗期間歷時18個月,期間介入多場比賽與不同間隔時間,這些指標用以追蹤運動累積損傷與恢復程度,屬於典型的血液生化分析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論文內容,在研究方法部分明確寫到「試驗有得到台師大倫理委員會通過」,還特別加註有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並且也得到球員參與試驗前的知情同意簽名。
胡川安痛斥,若上述的實驗抽血不符合倫理,且未經受試者同意、還在脅迫下進行,甚至未有專業護理人員操作,最後卻又將結果發表於期刊,「這已經是世界級的醜聞了」。他還提到,除周台英外,體育系與運動競技系的相關人士也可能牽涉其中,直言「已經是犯罪了,而且還是集團」。
檢扣押血液檢體 校方:全力配合
台北地檢署16日已主動分案,依刑法強制罪等案由立案調查,案號為「他字案」。17日晚間指揮檢察事務官及調查官赴台師大,調取相關研究資料並扣押尚在保存中的血液檢體,並要求校方不得銷毀、隱匿、刪除或處分相關文件、電磁紀錄等,否則依法究責。
台師大回應,全力配合檢調,計畫主持人陳忠慶、學校行政人員都全程陪同,並依規定妥善保存所有相關資料與檢體,絕不隱匿或刪除,持續配合後續調查作業。
台師大17日也再次發布聲明,對這次事件造成的傷害表達歉意,並承諾設立單一窗口,接受女足隊學生反映意見與需求。
研究異常偏高 時力籲全面調查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18日表示,國科會與教育部應該展開全面調查,正面回應各界質疑,學生的血液去了哪裡?還有哪些研究涉及這樣的違法行徑?到底研究是否經IRB審查?
王婉諭指出,該研究屬於國科會精準運科研究計畫2.0的子計畫,編列達2,700萬預算。但學生在國科會計畫啟動前多年,就已被要求配合抽血,而國科會至今仍無法釐清學生的血液樣本究竟流向何處、抽血頻率為何、總量多少。
王婉諭說,教練曾聲稱計畫僅執行兩年,但又說早在2018年執行實驗時,曾因護理人員未到場,指示助理代為抽血,相關單位必須釐清這一點。她強調,周台英與陳忠慶近年發表多篇研究,內容多涉及抽血與生理反應追蹤,與學生陳述高度吻合。
她進一步指出,根據國科會主委說法,全台逾百所大專院校中,來自體育學門的人體試驗研究案量,台師大占六成以上,這樣的比例遠超常理,絕非正常現象。國科會、教育部必須對校園研究計畫啟動全面調查,把所有潛藏的問題一一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