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展出百岳風景 畫筆牽起台德文化對話

在德國夏季的微光中,一場來自台灣的山岳氣息緩緩鋪展,畫家王德合,同時也是嘉義高中退休主任的身份,帶著他的「台灣百岳油畫」作品,7月17日正式在柏林Kurt Mühlenhaupt Museum開幕展出,現場座無虛席,熱絡而溫暖。
山的靜謐 畫筆傳情意
王德合這次展出六件從台灣運來的百岳長幅油畫,以近似東方水墨畫的筆調與構圖,將玉山、雪山、大霸尖山等台灣山景,轉化為一幕幕「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視覺體驗。他不僅是在畫山,更是在畫一種屬於台灣的生命感與地景詩學。
「這些畫我希望是可以走進去的。」開幕當晚,他在畫前這麼說。台下的觀眾中,有德國藝術家、當地居民,也有台灣旅德朋友,還有來自嘉義高中的學生團,讓這場展覽多了幾分跨世代與跨文化的交流氛圍。
畫裡的柏林 筆下的對話
除了遠自台灣而來的油畫,王德合也在抵達德國後的兩週內完成了21幅素描作品。這些畫記錄了柏林街頭所見的雕像與博物館藏品,他說:「這是我以再練功的心情重新描繪石膏像,不只是技法練習,也是一種文化凝視。」在台灣接受嚴謹素描訓練的他,這次將基本功帶進異地,與原作對話,也與德國人對美的理解產生回響。
開幕夜的偶遇與友誼
展覽開幕當晚,駐德代表謝志偉大使伉儷特別到場致意,並與藝術家們合影留念。策展人林琬千細心規劃展場動線,讓長幅油畫如同山徑延展,引導觀者在室內遊歷山林。
更巧的是,來自嘉義高中的德語選修班此時正在柏林參訪,教師許瓊文主動聯繫後,帶著學生們一同出席開幕,並即席擔任導覽的德語翻譯。王德合笑說:「這場展覽之所以圓滿,是因為每一段友誼的拼圖都剛好就位。」
此外,旅居柏林的紀琇玲女士也主動幫忙,協助藝術家在當地找到短期住宿,更在開幕當晚邀請鄰居朋友一起來看展,讓這場來自台灣的藝術展多了屬於柏林的溫度。
文化交會 從山開始
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作品的展示,更是文化的連結與交流。王德合的畫,畫的是山,談的卻是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從一筆一畫,到一場聚會,他用畫筆讓台灣的山走進德國人的視野,也讓彼此的文化相遇於此。
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預計於當日舉辦閉幕酒會,再度邀請各界蒞臨交流。這一個夏天,柏林有了台灣山林的氣息,也有了關於藝術與友情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