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旺國家公園叢林記 從聖母峰轉折而來的野性冒險

畫家王德合原與友人計畫挑戰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EBC)健行,卻因太太身體不適提前下山。在加德滿都會合後,一行人轉往位於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的奇旺國家公園,展開一場完全不同的自然探索。這個轉彎,讓他們從皚皚白雪的高山,走進熱帶叢林,與野生動物不期而遇。
奇旺國家公園是尼泊爾第一座國家公園,創立於1973年,1984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其面積超過950平方公里,棲息著超過50種哺乳類動物、500多種鳥類及多樣的兩棲爬蟲與昆蟲,是孟加拉虎、亞洲象、獨角犀牛的保育重鎮。
叢林健行、獨木舟、吉普探險
「今天的行程是奇旺的標準一日叢林Tour,包括兩小時步行、一小時獨木舟與四小時的吉普車叢林探險。」王德合在筆記中寫道。從清晨開始,他們就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穿越茂密草原、濕地與森林。
隊伍沿著拉普提河乘坐長形獨木舟靜靜滑行。王德合的自拍中,一行人戴著寬邊帽、輕裝簡行,在陽光灑落的水面中顯得悠閒又專注。划船者站在船尾,用長竿驅動船身,四周是輕輕搖曳的水草與偶爾掠過的水鳥。
在岸邊,他們登上一座由原木與鐵皮搭建的高台,這是觀察野生動物的據點之一,隨導覽員小聲穿越高草叢、指向不遠處的動物蹤跡。
動物的腳步 瞬間即逝的相遇
「這裡的動物警覺心極高,只要感受到一點聲音或氣味,就立刻閃身離開。」王德合說。他在拍攝影片時,多半只能捕捉到動物奔離鏡頭的瞬間背影。然而,他還是拍下了兩隻灰面葉猴靜靜停留在樹林間的畫面,一隻坐在地上,凝視遠方,另一隻正準備攀爬而上。
「遇見幾次犀牛,但沒見到老虎,這樣的距離、這樣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種尊重。」他這麼寫道。
人與自然的距離 悄然學習與敬畏
這趟旅程,不只是一場觀光遊歷。王德合在一張望遠鏡觀察的照片中,正對著遠方凝神專注。他說:「與其說是在看動物,不如說是在學習如何靜下來,看這片土地的生命律動。」
他們跟隨當地導遊,手持竹棍、雙眼掃視四方。導遊有著多年追蹤經驗,知道如何分辨動物的糞便、腳印與叫聲,能在寂靜中找到生命的脈絡。
自然與文化之間 走過的每一步都不白費
這段從雪山走入草原的轉折旅程,不僅讓王德合用影像紀錄下另一種尼泊爾風景,也讓他深深感受到自然的巨大與人類的渺小。奇旺不只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更是關於敬畏、靜心與重新認識世界的一堂課。
「我們離開時,太陽正要下山,草原閃著金光,像是大地給我們的道別儀式。」王德合寫下旅程的最後一句話,為這場野性與靜謐交織的旅程劃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