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暑期留意青少年抽電子煙

電子煙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電子煙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暑假是青少年的社交活動高峰期,也是電子煙誘惑較多的時候。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雖然電子煙使用率略有下降,但國中及高中職生仍有3.2%和6.3%曾經使用,家長若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難以解釋的甜味或行為發生改變時,就可能有使用電子煙,依規定最高可裁罰1萬元。

據國健署對國人及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113年大專生使用電子煙比率為3.8%,較111年(5.3%)下降;112年高中職生、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為6.3%、3.2%,亦較110年(8.8%、3.9%)下降;最近一次取得電子煙主要來源為「家人親戚同學或朋友免費給的」、「網路販售平台上買的」及「跟同學或朋友買的」。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表示,近年電子煙興起,加上菸商往往宣稱其危害較低,容易使人掉以輕心。科學實證顯示,電子煙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其健康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已對青少年形成嚴重的健康危機,特別是暑假來臨,青少年、學生與同儕出遊或外出時,更容易因為好奇或受影響而嘗試。

羅素英提醒,家長應該特別留意,若發現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就有可能使用電子煙,包含書包、床鋪等藏有不明用途電子產品;房內、衣物及身上有難以解釋的甜味及水果味;孩子零用錢或打工收入消耗快速;孩子情緒出現變化。

國健署表示,依《菸害防制法》規定,除了重罰製造或輸入業者、廣告業或傳播媒體業者外,供應類菸品或其組合元件者可處1~25萬元罰鍰,使用類菸品者處新臺幣2千元至1萬元罰鍰,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吸菸害人害己】

延伸閱讀
│傳承古韻│月琴工坊 吟唱土地聲音
2025年06月23日 | 1個月前
中壢罷免公報 竟夾帶反罷文宣
2025年07月17日 | 1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