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抽血案曝制度漏洞 醫師公會籲檢討IRB制度

立委林淑芬揭露,衛福部2012年的行政函釋,是導致學生被迫參與抽血、最終求助無門的始作俑者。(擷取自立法院會議影片)
立委林淑芬揭露,衛福部2012年的行政函釋,是導致學生被迫參與抽血、最終求助無門的始作俑者。(擷取自立法院會議影片)

【記者梁凱晶/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爭議,引發社會譁然。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7日發表五點聲明,嚴厲譴責違反人體研究倫理及非法抽血的行為,並強調抽血屬於侵入性醫療操作,應由具專業資格者執行,對衛福部過去的相關函釋亦表達強烈反對立場。

針對外界質疑抽血是否屬於醫療行為,醫師公會強調,無論是否用於診斷治療,抽血本質仍為具侵入性之醫療操作,不應由未具醫療專業資格者執行。他們並抨擊衛福部過去解釋「純研究用途抽血非屬醫療行為」的看法,認為此舉恐助長非法抽血行為,嚴重危及受試者健康與權益。

指研究設計與執行存重大倫理瑕疵

醫師公會指出,本案涉及學生連日多次抽血,違反《人體研究法》中關於受試者自主權、資訊揭露與最小傷害原則,顯示研究設計與執行均存重大倫理疑慮。他們也批評校方僅讓涉案師長表達悔意,卻未給予適當處置,難以服眾。

質疑IRB未善盡審查監督責任

聲明指出,倫理審查委員會(IRB)有責任保護學生這類「易受傷害族群」,並審查研究是否妥善落實最小傷害原則。若研究計畫本身即包含不當抽血安排,則為IRB審查失職;若研究者未依核准內容執行,則反映監督不周。醫師公會呼籲主管單位應全面檢討審查與監督機制,依法究責。

嚴斥非法抽血 涉密醫罪

醫師公會痛批本案可能涉及「非醫療專業人員抽血」,已觸犯《醫師法》第28條密醫罪規定。聲明指出,非法抽血恐對學生造成血管損傷、感染,甚至導致長期健康風險,強調「絕不可寬容」。

呼籲教育部、衛福部與檢調徹查

醫師公會最後呼籲政府徹查此案,全面追究相關行政與刑事責任。他們建議強化IRB制度監管,建立高風險研究預警與實地查核機制,並推動研究倫理教育在非醫學院校中常態化,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延伸閱讀
台股漲206點 收復23000點大關
2025年07月16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