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2%人嗎? 採訪魔鬼之書震撼解封!

1908年的匹茲堡,夜幕低垂,26歲的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記者,懷揣著筆記本,踏進了一棟豪宅。他內心即激動又忐忑,因為今天他要採訪一位大人物。
壁爐旁,一位老人安靜的坐在沙發上等他。火光忽明忽暗,照在他布滿皺紋的臉上,彷彿藏著某個不為人知的祕密。他,就是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
鋼鐵大王拋出挑戰
採訪進行得平淡無奇,不管希爾怎麼提問,卡內基的回答都顯得有點心不在焉。直到最後一刻,當希爾準備告辭的時候,卡內基突然抬起頭問他:「年輕人,我有個任務,或許是你這輩子聽過最瘋狂的提議。」希爾一下就愣住了,空氣彷彿瞬間凝固。
卡內基緩緩起身,湊到他跟前,語氣低沉的說:「我一生追逐成功,卻發現這世上,沒有一個真正的成功哲學。我們的學校幾乎什麼都教,就是不教這個。你願意走遍天下,找到那些站在巔峰的人,挖掘他們成功的祕密,提煉出一套實用易懂的成功學嗎?」
希爾的心跳開始加速,這個使命聽上去像個神話。「具體來說,您想讓我做什麼?」他試探的問。卡內基的聲音低得像耳語,「採訪他們,不只是問問題,而是深入他們的靈魂,找出他們成功的真正原因。愛迪生、貝爾、福特,甚至美國總統。我要你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寫出一本能改變命運的書。」
希爾的腦海中閃過無數疑問:這是真的嗎?還是某種試探?卡內基繼續說:「這可能要花你20年的時間,甚至更多。我會給你介紹信,讓你見到那些大人物,但一分錢的資助也不會有。你得靠自己。你有30秒的時間,接受,還是離開。」
希爾的思緒像閃電一樣飛轉。這是個瘋狂的任務,卻也可能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他出身寒微,8歲就失去了媽媽,13歲開始替報紙寫稿,靠自己賺零用錢。好不容易,18歲那年考上法學院,看起來人生終於有點曙光了,有望成為一名律師。他滿懷希望的辭掉工作,決定專心念書追夢。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沒錢繳學費,他只好退學,為了生活,去當了小報記者。
現在,命運的女神再次向他招手。他該接下這個挑戰嗎?
希爾深吸一口氣,幾乎沒多想,就說:「我接受。而且,我會堅持到底。」
那麼,他挑戰成功了嗎?
曠野中的那個聲音
20年時間很快就要到了,希爾從來沒有忘記跟卡內基的約定。但他的書遲遲沒能寫出來,他的人生道路也在成功之路上屢戰屢敗。他開過公司、辦過學校、當過記者、出過雜誌,但全都失敗了,甚至還被黑道追殺,弄得流離失所。
1927年,年過40的他,仍然一事無成。書總算寫好了,但出書需要二萬五千美元,在當時可說是一筆巨款。可他身上,幾乎一毛錢都沒有了。
想找人借錢,可是問誰借呢?從一開始卡內基就說得很清楚:他不會出一毛錢。再說了,又有誰會願意出錢,幫一個Loser,去出版一本講「成功學」的書呢?說不過去啊!自己混得這麼慘,怎麼教別人成功?自己都做不到,別人怎麼會相信你的方法?
人生漫漫,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呢?
那一天,心灰意冷的希爾來到了曠野。那晚的月亮特別圓,清冷的月光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拖得很長、也很孤單。忽然,一個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跟你小舅子借50塊錢做路費,去費城吧!聽我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他不知道這個聲音是從哪裡來的,是來自曠野,還是來自他的內心,還是,影子在跟他說話?
第二天,他鼓起勇氣去跟小舅子開口借錢。沒想到小舅子居然什麼都沒問就給他了。這也太神奇了吧!更神奇的是,在費城,他居然真的找到了願意幫他出書的朋友。三個月後,他的書成功出版,暢銷世界。那位朋友賺得荷包滿滿,而他,也終於鹹魚翻身,成了「成功作家」,人生澈底逆轉。
當時那個聲音,到底來自哪裡呢?希爾自己也說不上來。但從那以後,他開始試著跟靈界溝通。奇妙的是,來自靈界的幫助,似乎也越來越多了。
最重要的成功法則——第六感
10年後,1937年,希爾一生中最重要的書《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出版了。書一出版就大賣,再次風靡全球,直接把他推上了「成功學之父」的寶座。他採訪了500個成功人士後,在書中提出了13條成功法則,其中,他最重視的,就是最後一條——「相信自己的第六感」。他說,因為真正幫助他寫書的靈感,其實來自「靈界」的智囊團!
他口中的靈界「內閣」,一開始有9個成員,林肯、愛迪生、拿破崙等,都是他的顧問。後來,內閣成員多達50人,連耶穌、柏拉圖、蘇格拉底、牛頓、孔子都在其中。
希爾自己也知道這聽起來像是瘋話,但他說:「他們真的存在,而且對我幫助很大。」
希爾說,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它是人的潛意識中被稱為是「創造型想像力」的那個部分,是人類和宇宙中更高的智慧溝通的橋梁。這種溝通方式跟無線通信的原理很相似。收音機怎麼接收廣播的,人就是怎麼接收宇宙訊息的。
具體是怎麼運作的呢?希爾說,其實我們腦子裡有個器官,專門負責接收那種我們平常叫「直覺」或「預感」的思想波動。靈感,就是透過它進來的。雖然科學家到現在還沒找到這個器官到底藏在哪,但是通過實驗能夠驗證它的存在。
成書70年後 採訪魔鬼之書解封
完成《思考致富》隔年,希爾又寫了《戰勝心魔》,在書中,他「採訪」了一個魔鬼!
這本書雖然是1938年寫的,但卻整整被封存了七十多年,直到2011年才出版。很多媒體介紹它的時候,甚至直接叫它「禁書」,因為內容太震撼了。
身為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希爾的太太看完後立刻說:「這本書絕對不能出版!」她認為該書若真的公開,會對家裡帶來大麻煩,甚至可能毀掉整個家庭。希爾愛妻心切,就把書稿鎖了起來。直到1970年,希爾過世,1984年,希爾太太也過世了。手稿落到他們的侄子約翰遜博士(Charles Johnson)手中,但約翰遜博士的太太也堅決反對出版!她說:「只要我還活著,這本書就別想問世。」
一直到2011年,約翰遜太太也過世了,這本「被禁70年」的書才得以面世。不過即便出版,仍被編輯莎朗‧萊希特(Sharon Lechter)刪掉了大量的內容。
魔鬼的三個預言
希爾採訪的真的是魔鬼嗎?
魔鬼說:「是的。如果你想要我回答問題,必須稱我為『陛下』。」
「因為我控制著你們那個世界98%的人,難道你不認為我有權讓你稱我為陛下嗎?」
希爾問:「那你都有哪些證據?」
魔鬼說:「證據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得稱我為『陛下』。」
希爾說:「那好吧,陛下。就從你住在哪裡開始吧!然後再描述一下你長什麼樣。」
魔鬼說:「我沒有肉體。我是由消極能量構成的,住在那些害怕我的人的頭腦裡。我在每個人的腦袋裡都占據部分領地。自然界中每一個原子都分成兩半,有正面能量,負面能量。我,就是那負面的能量。」
「另一半被我的對手占據著。就是你們凡夫俗子所謂的神。」
我的對手管理積極的想法。比如愛、信心、希望和樂觀。而我,操縱的是消極的想法。」
希爾問:「那你是怎麼操縱人類的?」
魔鬼說:「這太容易了。我不過是溜進去,占領人類頭腦中不用的那部分空間。我在人們心裡播下消極想法的種子,這樣我就能控制這部分空間。」
「我控制頭腦最聰明的手段之一,是利用恐懼。我在人們心裡撒播恐懼的種子,讓它們發芽、生長,我控制了這些種子占領的地方。六種最有效的恐懼是:害怕貧窮、害怕被批評、害怕生病、害怕失去愛、害怕年老、害怕死亡。」
希爾問:「那這六種恐懼中,你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種?」
魔鬼說:「貧窮和死亡。我向人們灌輸恐懼的方式巧妙至極,他們甚至以為那是他們自己的想法。除了讓人心裡恐懼之外,我沒辦法對人怎樣。但光是這招,就足夠了。」
「目前我正在設法引發另一場世界大戰。我在華盛頓的朋友正在幫我把美國也拖進這場戰爭。如果我能讓整個世界陷入大規模廝殺的話,我最喜歡的那個控制頭腦的手段就能派上用場了。那就是被你們叫作『大恐慌』的東西。」
預言一: 貧窮和死亡
▎魔鬼的控制:種瓜得瓜「補償定律」▎
魔鬼自豪的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他靠「恐慌」這一招搞出來的;1929年的大蕭條,也是他的手筆。
這本書是1938年寫成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開始的,美國正式參戰是在1941年。你說這預言是魔鬼說的也好,是希爾自己猜的也罷,總之……相當準吧?
此外,這本書在2011年出版時,美國還在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慢慢恢復。房市崩潰、經濟低迷,很多人一夕之間破產。原因是什麼?不就是集體恐慌嗎?
大家瘋狂賣房、資金四處逃竄,結果一環扣一環,引發全球經濟大震盪。這不就是魔鬼最擅長的「對貧窮的恐懼」嗎?
再看看不久前的新冠疫情,封城、疫苗、隔離、口罩……讓這個世界亂套的其實不是新冠,而是大家對「死亡」的恐懼,不是嗎?
那這些戰爭、金融風暴、社會混亂,難道全都是魔鬼搞的鬼?
魔鬼很驕傲的說:「沒錯,就是我!」
不過它也說,那也不能全怪它,因為「當人們忽視自然法則時,它就用失敗來嚴懲他們」。
這個世界上有一條自然的規律,叫做「補償定律」,簡單講,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做了什麼,就得承擔結果。
魔鬼對他爆了一個料:「所謂的『運氣』根本不存在,『奇跡』只是你們理解不了的結果。」人們只要看到沒辦法解釋的事,就會說那是奇跡或好運,但其實,世上所有的事,都有原因。只是有時候因果之間隔得太遠,你看不出來而已。
那,怎麼做才能不被魔鬼控制?
希爾開始旁敲側擊,試著套出魔鬼的手段。魔鬼突然就有點心虛了,「我最怕的,就是像你這樣,會獨立思考的人。」
大家注意,這句話本身,其實就是個圈套。因為,魔鬼要用阿諛奉承的手段來迷惑希爾了。還好,被希爾看穿了。
「奉承」是魔鬼最有力的武器,女人的虛榮,男人的自大都是魔鬼可以鑽空子的地方。魔鬼得意的說:「有了這個殺手鐧,我就能大小通吃!」
啥?魔鬼連小朋友都不放過嗎?
正是!
預言二: 慾望
▎「上癮機制」 誘惑孩子的工具:香菸 ▎
魔鬼說,他專門用「上癮」來誘惑孩子,而那時他用的,是香菸!
要知道,在1930年代,香菸被視為時尚,沒人知道它有害健康。可是希爾在這本書裡,早就指出香菸會讓人上癮,是魔鬼誘惑孩子的工具。而這,也是魔鬼的第二個預言。
從1940年代開始,科學界才慢慢搞清楚尼古丁會上癮,到了1988年,美國官方才正式承認香菸是一種成癮物質,大家才全面意識到香菸的危害,開始各種禁菸運動。
不只是香菸,現在的小孩沉迷遊戲、毒品、網路、手機……這些讓人欲罷不能的東西,不也都是上癮機制在發作?形式不同,但是換湯不換藥,原來,這些都是魔鬼通過「上癮」拖人下水的伎倆。這些東西,再加上人類的「慾望」,就是魔鬼最得意的絕招,幾乎戰無不勝。
而「慾望」也是魔鬼最能鑽空子的地方。
一個人貪錢?魔鬼就晃著金幣在他眼前搖來搖去,讓他忍不住去追。等他快追到的時候,魔鬼就讓錢財消失。這個人會瞬間絕望,負面思想占據他的大腦。這麼一來,操控他就太容易了。
一個人貪吃?魔鬼就用香氣四溢的油膩食物引誘他。結果是什麼?消化系統出問題,體內產生毒素,毒素再影響大腦。人變得情緒化、容易發怒,整天胡思亂想。簡單來說,就是完全被魔鬼掌控了。
魔鬼的終極預言
▎揭開生死之祕 2%不被誘惑者 ▎
說到這裡,魔鬼又拋出了一個終極預言:
「我唯一擔心的,就是地球上有一天會出現一位真正的思想家。他會揭開生與死的終極祕密,讓人類明白宇宙中最偉大的真理。那時,我的末日就到了。」
魔鬼的伎倆千變萬化,但他也承認,有一種人他動不了。魔鬼自己不都說了嘛,它只能掌控98%的人,還有那2%是不會被它誘惑的。
那就是能獨立思考的人。
這些人不會隨波逐流,不會隨便被慾望控制。在他們面前,魔鬼毫無辦法。
聽完這些,你有什麼感覺呢?
你覺得,希爾筆下的那個魔鬼真的存在嗎?魔鬼的終極預言,會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