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救災能量 內政部:已完成13縣市184處整備

內政部長劉世芳10日表示,為提升各縣市政府轄內易成孤島及偏鄉地區整體防救災能量,消防署已完成13縣市184處防救災整備,國土署盤點有太陽能光電需求共48處,無需求共136處,包含已規劃替代方案、地理條件不適合、已有設置無空間增設等,小水力發電有需求4處,無需求112處,尚未提報共68處。
內政部部務會報安排建築研究所及消防署報告「易成孤島地區設置太陽能光電及小水力發電設施盤整情形」。
劉世芳指出,內政部已邀集中央跨部會、地方縣市政府及臺灣電力公司共同研商,有太陽能光電需求48處中,台電公司表示已完成14處地區設置太陽光電、儲能、發電機及能源管理系統等規劃需求資訊,經濟部亦提供設置太陽光電及小水力發電設施單一窗口可供洽商諮詢。
內政部表示,後續國土署將持續調查,並洽請台電公司協助評估建議,將經費需求彙整,提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協調爭取建置經費以利提前部署,透過中央與地方合作強化,讓易成孤島地區在遭受極端氣候天災威脅時,除讓災害降到最低外,仍能維持基本生活機能。
另外,內政部也安排國家公園署報告「國家公園進入生態保護區管理措施」。劉世芳表示,國家公園署正積極開發擴充入園APP提供使用便利性,並於登山口、步道及山屋宿營地進行查核,及提供登山安全宣導等服務。
內政部表示,此次丹娜絲颱風期間,查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生態保護區內有13名民眾未經申請許可進入保護區,已依法開罰。民眾前來國家公園從事登山活動,體驗自然環境,應以「保育」為前提,並落實無痕山林等負責任登山。
內政部指出,民眾依法申請許可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除了可以符合承載量確保降低生態衝擊影響外,也有助於管理單位了解民眾登山路線與進、出園情形,可提升山域事故救援效能,維護民眾登山安全。
最後內政部呼籲民眾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一定要依法申請入園許可,也會加強稽查取締,請民眾一起維護山林環境與登山秩序,落實負責任登山,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