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校使用AI課堂互動恐「失去人性」

瑞士畫家艾伯特‧安克爾《學校考試》(1862)。(公共領域)
瑞士畫家艾伯特‧安克爾《學校考試》(1862)。(公共領域)

文/記者Victoria Friedman 編譯/張紫珺

儘管有國家投入經費,推動包括教育領域方面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應用,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啟用這項科技於教學上,但是教育專家卻警告:在學校使用AI,將使課堂互動失去人性,並加劇學生的數位化訊息負荷過重的現象。由於學生可以使用生成式AI,課程作業已不再是一種可靠的學習評定方式。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推動真實教育運動」機構(the Campaign for Real Education,簡稱CRE)主席克里斯托弗‧麥戈文(Christopher McGovern)告訴《大紀元時報》記者,教育工作者很樂於接受新的技術,因為他們認為新技術是一種進步;然而,對於教育增強型AI將會帶來的影響,他們並沒有充分的認識。

教育科技 英國將投入100萬英鎊

目前,英國政府就有一個更大範圍的戰略,來推動包括在教育領域AI的應用。

英國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Bridget Phillipson)宣布,政府將投資一百多萬英鎊在校園裡測試教育技術(EdTech),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並減輕教師的行政工作量。

她在教育世界論壇(Education World Forum)上的演講中證實,教育部門最新的內容商店計畫(Content Store Project)將向AI公司提供課程指導、教學資源、教案和匿名學生作業等數據,用於訓練這些公司的人工智慧工具,「以便能生成高品質的內容,供教師在課堂上使用。」

她還表示,英國教育部(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簡稱DfE)將與國際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為教育領域的生成式AI制定全球AI使用指引,以形成「安全有效的部署生成式AI技術,以促進全球教育發展的全球共識」。

據悉,英國將於2026年主辦一場以教育領域生成式AI為主題的國際峰會。

英國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Bridget Phillipson)。(Lucy North/PA Wire)英國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Bridget Phillipson)。(Lucy North/PA Wire)

學校老師開始使用人工智慧工具

總部位於倫敦的阿達‧拉芙蕾絲研究所(The Ada Lovelace Institute,簡稱ALI)是一家旨在確保科技造福於社會的研究中心,它表示,針對學校教育的人工智慧工具「幾乎才剛剛萌芽」,但有一些已經投入使用了。

大衛遊戲學院(David Game College)是倫敦一所私立學校,該校將於今年9月啟動一項試點計畫,使用AI來教授GCSE(全稱為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等教育普通證書)核心科目,並由(電子)「學習教練」(learning coaches),而非傳統教師負責監督學習進度。

儘管專門針對教育的AI工具很少,但教師們正在使用ChatGPT等通用AI產品來完成行政任務。

英國教育部也已經為橡樹國家學院(Oak National Academy)這個數位教學資源線上中心提供支持,教師可以使用AI助手幫助規劃個性化課程。

2023年,42%的英格蘭教師向英國教育部報告,他們在工作中使用了生成式AI技術,包括創建學習資源和備課等工作。

使用AI 大幅度減少人際互動元素

不過,在學習中使用AI卻有不少問題。其中的一個擔憂是,在學習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人際互動元素,將會由於使用AI而大幅度減少。

AI的使用,令傳統課堂上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以及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失去了人性。這一切人性化的元素都被剝奪了。」麥戈文說道。

麥戈文是一名退休校長,曾任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政策部門顧問。英國教育部門正在探討,如何使用AI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學習,並協助教師進行管理,在這個背景之下,他發表了上述的評論。

在科技世界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按道理應該對AI接管課堂的做法持最開放的態度。然而,阿達‧拉芙蕾絲研究所認為,實際情況未必如此。

該研究所在20251月,對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回顧中表示,在2023~2024年英國教育部舉辦的生成式AI程式設計馬拉松(hackathon,又譯「黑客松」)比賽中,參加的學生們表示,他們「對AI導師並不熱衷,認為這種導師沒有人情味,容易出錯,而且不如真正的老師那樣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

該智庫表示:「師生關係對教師來說很重要,對於學生來說也同樣重要。」

受英國教育部邀請對AI批改工具概念驗證進行測試的教師也表示,他們對於AI自動反饋可能對師生關係產生的影響也深感擔憂。雖然自動批改可以消除主觀偏差,但是教育工作者們表示,自動批改也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位中學教師在給教育部門的反饋中說道:「學生希望你看看他們寫的作業。他們想讓你認識他,並了解他們的個性。他們希望經常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想讓你對他們這個人感興趣。

手機螢幕上的Grok、DeepSeek和ChatGPT等應用程式。(Justin Tallis/AFP via Getty Images)手機螢幕上的Grok、DeepSeek和ChatGPT等應用程式。(Justin Tallis/AFP via Getty Images)

技術負荷過重

麥戈文表示,他承認AI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可以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並有能力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來匹配學習的任務。但是他認為,如果學校要在課堂上引入AI,就必須減少其他方面的技術使用。

這位教育家警告,使用AI將助長技術方面的「大規模過載」,而這種過載已經對兒童產生了影響,尤其到了現在,智慧手機和社群網站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過量的人工智慧將會成為問題所在。隨著我們在過度使用AI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孩子們會越來越沉迷於電子螢幕。這可能會進一步損害兒童的心理健康。

阿達‧拉芙蕾絲研究所指出,使用通用AI產品本身也會帶來問題,包括生成不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習內容,或生成與課程不相關的內容。另外,人工智慧還可能產生「幻覺」導致不準確的輸出,卻將這些內容作為事實來呈現。

英國教育部表示,雖然他們允許教師使用AI來幫助完成備課、批改作業、提供反饋和創建資源等工作任務;然而,教師需要確保AI生成的任何內容都是準確和適當的。

學校也可以制定自己的AI使用規則,包括學生是否可以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等方面的規則,前提是學校要遵守數據保護、兒童安全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相關法律要求。

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數學考試。(David Davies/PA Wire)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數學考試。(David Davies/PA Wire)

對於考試作弊的擔憂

一項對加入英國GMB工會組織的教學輔助人員的調查顯示,幾乎1/5的學校正在使用AI。受訪者表示,大家都擔心作弊和抄襲現象可能會因此而增加。

學生作弊並非新鮮事,然而教育工作者表示,生成式AI讓孩子們作弊變得更加容易,尤其在完成像課程作業這類無人監督的學習任務時作弊。

英國智庫「EDSK」(全稱為Education and Skills,教育與技能)前主任湯姆‧里奇蒙德(Tom Richmond)告訴《大紀元時報》:「早在ChatGPT出現之前,課程作業已經被公認為是一種不可靠的評估形式,但是現在,有一點已經非常清楚,無人監督的學習任務,不能作為一種公平可信的學習評定形式來使用。」

里奇蒙德認為,由於中小學和大學沒有可靠的檢測工具,因此無法確定有多少學生在利用人工智慧作弊。

他補充說:「任何形式的評定都無法避免作弊,但是,某些評定方式與其他評定方式相比,作弊的難度會更大。」

「如果要減少作弊,最顯而易見的方法就是,學校改變為學生設置的學習任務和評定的類型。」他補充說,「現在,學生在家裡完成任何無人監督的學習任務和測驗時,作弊變得輕而易舉,因此學校可以改成更多的在課堂上進行評定來防止作弊。」

EDSK機構202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有教師監督的書面考試, 仍然是評定學習者知識和理解能力的主要方法。但是,為了讓孩子們發展和展示各種不同的技能,學生們也應該同時學習採用不同評定方法的課程,如採用口試和擴展項目等方式進行評定的課程。

誠如英國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所說:

教育科技無法取代優秀的教師。人工智慧並不是魔法棒!

原文:AI in Schools Would DehumaniseClassroom Interactions, Education Specialist Warn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華為AI抄阿里?開發者爆內幕
2025年07月08日 | 1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