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安會登場 黃彥男:資安是一切基礎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9日在台北登場,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出席開幕式時強調,資安是一切的基礎,「不管產業發展目標多大,資安沒做好都是空談」。他指出,AI攻防與量子電腦的安全防護,將是未來幾年的重點工作。

黃彥男指出,近年資安技術持續進步,特別是在AI資安攻防領域。駭客現在經常利用AI發動攻擊、尋找系統漏洞,政府每日遭受攻擊與網路探索的次數超過240萬次,「很多攻擊都是自動化生成,完全無法仰賴人工判斷」,因此AI也成為資安防禦的關鍵工具。

針對量子電腦潛在衝擊,黃彥男表示,該技術可在短時間破解大量密碼,可能對現有資安防護架構帶來巨大威脅,「如何預作準備,包括量子遷移等措施,是未來幾年的重要任務」。

他也提醒,資安是所有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基礎,包括半導體、加密貨幣、數位金融等,都必須以強韌資安作為前提,「如果資安沒做好,不僅影響應用推動,更可能造成金融市場動盪與民生安全風險」。

談及台灣資安產業現況,黃彥男指出,去年產值達新台幣817億元,預期明年可望突破千億元。數位發展部也持續推動資料治理與合法應用,建置語料庫並取得法務部授權資料,未來將透過《資料應用創新條例》鼓勵更多公部門釋出資料,支持AI發展。

黃彥男說,政府十多年來推動Open Data,很多資料本就屬於免費開放、無著作權限制的範疇,新創或企業應該善用合法資料,不應非法取用個資。他強調,「台灣AI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資料,如何治理資料、合法使用,才是永續之道」。

大會主席、台灣數位安全聯盟榮譽理事長蔡一郎表示,目前國際資安社群在台灣的跨界與跨域發展,初估已累積超過3.5萬人,期待藉由資安大聯盟平台,串聯台灣資安產業能量,提升國際競爭力。

台灣資安大聯盟會長涂睿珅指出,聯盟集結台灣資安力量,強化台灣資安技術,其中台灣資安業者有很多稱得上台灣、國際之光的技術中,如「無密碼驗證」等技術,已逐步獲得政府單位採用,不但更安全,也更便民。

本次「2025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為期兩天,於台北文創大樓舉行,邀請集國內外資安專家與業者共同研討產業發展趨勢與國際合作契機。

延伸閱讀
史博館推體驗包 邀親子探索文物趣
2025年07月09日 | 10天前
颱風肆虐南部災損重 藍籲擴大補助
2025年07月09日 | 11天前
勇消救溺殉職 侯友宜:從優撫卹
2025年07月09日 | 1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