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他人看法? 專家教甩開FOPO

很多人有「他人意見恐懼症」而不自覺,像太在意親人的意見就是其中之一。(Shutterstock)
很多人有「他人意見恐懼症」而不自覺,像太在意親人的意見就是其中之一。(Shutterstock)

文/記者陳俊村

社群恐慌症(FOMO)或稱錯失恐懼症,是害怕錯過的心理狀態。現在還有一種看起來很類似的新穎概念「他人意見恐懼症」(FOPO),也就是害怕別人看法的心態或習慣。專家表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有這種問題,這是一種「隱形流行病」。

據《紐約郵報》報導,FOPO是美國心理學家傑維斯(Michael Gervais)提出的概念,他將FOPO描述為「隱形流行病」。他認為有這種問題的人「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表現也會受影響」。

傑維斯告訴《赫芬頓郵報》說,FOPO「主要是我們使用的一種預期機制,它是一種先發制人的過程,旨在提高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接受程度,並讓我們努力避免被拒絕。」

尋求外界認可 融入其中

他表示,「FOPO的主要特徵是高度警惕和社交準備(social readiness),最終我們會審視自己的世界,尋求認可。」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人開始拿自己與他人比較,尋求外界認可,最終恐怕會導致人們貶低自己。當然,人們在社群媒體透過按讚和留言尋求他人認可的方式,也幫不上忙。

婚姻和家庭治療師薩加拉姆(Aparna Sagaram)告訴《赫芬頓郵報》,「現在,重要的不再是什麼對你最有利,而是別人如何看待你才是最好的。」

傑維斯指出,FOPO有三個面向。首先是預期階段,亦即當你為社交場合做準備時,腦海中閃過的感覺和想法。

他表示,第二階段是確認。當你和別人在一起時,你會留意他們的語氣、細微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你是在確認自己好不好,而不是真正理解他們所說的話,或他們話語背後的情感。

第三階段是回應。傑維斯說,「如果你感覺自己可能會被拒絕,或者可能會被別人另眼相待……你最終會做出改變,以便融入其中。」例如:對你覺得不好笑的笑話哈哈大笑,或是假裝看了一部大家都在討論的電影,這樣你就不會看起來像個局外人。

他人意見恐懼症一個常見跡象是,因為老闆還在工作,所以加班到很晚。(Shutterstock)他人意見恐懼症一個常見跡象是,因為老闆還在工作,所以加班到很晚。(Shutterstock)

常見跡象:看手機裝忙……

傑維斯說,有許多跡象表明你患有FOPO這種「隱形流行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 查看手機以顯得自己很重要或很忙。傑維斯說,這是一種有趣的社交小技巧,可以避免自己受傷害和社交尷尬。

● 對一個你覺得不好笑的笑話哈哈大笑。

● 在派對上喝酒,即使你不想喝也喝。

● 因為老闆還在工作,所以加班到很晚。

● 在一個由年輕人主導的行業裡謊報年齡。

● 假裝看了一部你從未看過的電影。

總而言之,FOPO是指為了避免在別人面前顯得愚蠢,或為了避免被群體排斥而採取的行動。傑維斯說,「我們不會專注於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體驗,而是會反覆思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然而,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導致你走上一條並非自己想要的路。你可能會追逐別人的夢想和認可,而不是自己的願望。傑維斯表示,你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成為我們認為別人希望我們成為的人,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為了避免被群體排斥,對同事說的不好笑的笑話也哈哈大笑。(Shutterstock)為了避免被群體排斥,對同事說的不好笑的笑話也哈哈大笑。(Shutterstock)

改善方法 自我認同、擁有自信

傑維斯提到,如果你不想過度擔心別人的看法,第一步就要認識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這是改變的起點。練習應對FOPO時可能出現的強烈情緒(如焦慮或緊張)所需技能也很重要。比如說,呼吸練習、自我對話,可以幫助你在感到不知所措時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有FOPO這方面的問題,你也可以思考你的自我認同是什麼。大多數人的自我認同都是以績效為基礎,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以績效為基礎的文化中。這種認同根植於你做得有多好,而不是你是誰。

他人意見恐懼症一個常見跡象是,因為老闆還在工作,所以加班到很晚。(123RF)他人意見恐懼症一個常見跡象是,因為老闆還在工作,所以加班到很晚。(123RF)

傑維斯指出,從績效的認同轉變為目標的認定,也就是成為更大事物的一小部分,往往會減輕FOPO的強度。

薩加拉姆提到,與心理健康專業人士一起進行價值觀方面的評估會有幫助。他們可以幫助你釐清自己的價值觀、信念與社會告訴你的之間的差異。

她補充,擁有自信可以讓你理解自己的價值觀,進而比較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你就會相信自己,而且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而不是對別人。◇

延伸閱讀
電子熱傳產冷 7月工業生產兩樣情
2025年08月26日 | 5天前
國泰世華估9月Fed降息
2025年08月26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