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常見詐騙手法 退休人員聰明防詐

退休人員通常有積蓄,且對網路詐騙警覺性較低,容易成金融詐騙的首要目標。(123RF)
退休人員通常有積蓄,且對網路詐騙警覺性較低,容易成金融詐騙的首要目標。(123RF)

文/John Rampton 編譯/吳蔚溪

退休後可以旅行、培養興趣、與親人共度美好時光。然而,詐騙集團往往也趁這時機下手。因為退休人員通常有積蓄、房產,而且對網路詐騙的警覺性較低,容易成為金融詐騙首要目標。

2023年美國60歲以上長者遭到詐騙損失金額高達34億美元(約新臺幣995億元)。而有報案的長者,損失的金額比年輕人高很多。80歲以上受害者平均損失1,450美元(約新臺幣4.2萬元),而20~59歲平均損失不到500美元(約新臺幣1.5萬元)。

這些數據足以敲響警鐘,而最好的防線就是提升警覺,包括了解哪些是常見的退休詐騙、如何防範以及保護自己和財務安全。

詐騙者會用假的來電號碼,目的是假裝幫你處理問題或確認交易,實際上是想偷你的錢或個人信息。示意圖。(Shutterstock)詐騙者會用假的來電號碼,目的是假裝幫你處理問題或確認交易,實際上是想偷你的錢或個人信息。示意圖。(Shutterstock)

◆ 為何目標鎖定退休者?

長者常成為詐騙對象,以下原因非常重要:

1.累積的財富:

退休人員往往擁有可觀的資產,如退休金帳戶、養老金和房產,成為詐騙者眼中的「肥羊」。

2.對科技不熟悉:

許多退休人員不熟悉網路詐騙手法,如釣魚郵件、偽造網站等,容易受騙。

3.較信任他人:

許多長者的成長過程大多是在人們彼此信任的時代,對看似有權威的人物或過於熱情的陌生人較少懷疑。

4.社交孤立、生活孤單:

詐騙者常利用受害者的孤獨感,特別是那些失去配偶或社交圈有限的長者。他們假裝建立友誼或戀愛關係,從而騙取信任與金錢。

認清這些潛在風險因素,對於保護退休人員及親人免受金融詐騙非常關鍵。

◆ 常見退休詐騙及手法

現在介紹常見、針對退休人員的詐騙手法,並說明它們的運作方式與應注意警示訊號。

冒充官方機構

這類詐騙會冒充政府機構,如國稅局、健保局、檢警人員等。詐騙者打電話聲稱你欠稅、健保欠費將被鎖卡、健保卡被盜用等,並以逮捕、法律行動來威脅你,要求你立刻採取行動(如提供個人資料或匯款)。

★ 警示訊號威脅要立刻逮捕你、要求用不尋常且無法追蹤的方式付款(如禮品卡、電匯、虛擬貨幣)、語氣緊迫催促你立刻處理。

★ 保護自己任何正規政府機構都不會打電話要求你付款,尤其是不會使用不尋常的付款方式。接到這種電話時,應該自己打電話到該機構查證。若不是你主動撥打的電話,千萬不要提供身分證等號碼。

網上求救陷阱

這類詐騙為技術支援詐騙,常從電腦跳出警告訊息開始,例如:「警告!你的電腦感染病毒!請立即撥打此電話!」或者你接到一通自稱微軟或蘋果技術人員的電話,表示他們可以「遠端修復」你根本沒有的電腦問題。

★ 警示訊號突如其來的彈跳視窗要求你撥打某個電話、不請自來的電話聲稱你電腦有問題、要求遠端進入你的電腦。

★ 保護自己若接到不請自來的技術支援電話,千萬不要相信。遇到可疑的彈跳視窗,不要撥打上面的電話,也不要讓任何陌生人遠端控制你的電腦。安裝可靠的防毒軟體,並確保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為最新版本。如果你真的需要技術支援,聯絡你信任且查證過的公司。

用親情欺騙祖父母

這種詐騙是透過緊急和恐懼來操縱長者的情感聯繫。通常從一通模糊的電話開始,「嗨,奶奶,你知道我是誰嗎?」引導祖父母猜測對方身分。一旦祖父母說出名字,詐騙者就冒充那位孫子、女,聲稱自己陷入困境,需要錢來付修車費、房租、醫藥費或保釋金。

詐騙者常常會要求祖父母不要告訴他人。而在更複雜的騙局中,會有第二個人打電話冒充警察或醫師等權威人士。詐騙者甚至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模仿真實聲音,使騙局更具說服力。

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絡犯罪舉報中心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僅2023年,美國60歲以上老人被騙走了超過34億美元。示意圖。(Shutterstock)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絡犯罪舉報中心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僅2023年,美國60歲以上老人被騙走了超過34億美元。示意圖。(Shutterstock)

詐騙者通常會要求用難以追蹤的方式付款,如電匯或禮品卡。有時甚至會派人上門取錢,這種情形雖少見,卻非常令人擔憂。

★ 警示訊號陌生人假裝是孫子或孫女、緊急要求匯款、要求保密、聲音含糊或聽起來怪怪的,還有要求用無法追蹤的方式付款。

★ 保護自己接到這類電話時,一定要先核實對方的身分,不要急著相信故事內容。在確認對方身分前,絕不能匯款。任何要求你保密或催促你馬上處理的人都不可信。

虛假的愛情詐騙

這類詐騙通常發生在網路上,透過交友網站或社群媒體。詐騙者會和受害者發展感情關係,經常甜言蜜語、表達愛意。等建立起信任與感情後,就會開口要錢,理由常是突發的醫療問題、有前景但急需資金的投資案,或是想買機票來見你。

★ 警示訊號對方總是避開見面或影片對話,說的故事前後矛盾或常常變來變去。

★ 保護自己網路交友要特別小心,對太快表白感情的人保持警覺。沒見過面的人,絕不能匯款或提供財務訊息。如果不確定,找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幫你判斷對方是否可信。你也可以用「反向圖片搜尋」對方的個人資料照片是不是被盜用了。

投資與退休金 高利率陷阱

保證高利率的投資與退休金詐騙中,詐騙者會假扮合法理財顧問或經紀人,承諾不切實際的高額回報。有時還會施壓、要求投資者馬上做決定,投資不明或未註冊的證券。

★ 警示訊號經常使用施壓銷售手法、承諾高利潤無風險的投資、沒有合法文件或註冊資料、拒絕出示可驗證的身分證明。

★ 保護自己將錢交給任何財務顧問或經紀人之前,一定要詳細查證。此外,別因對方施壓或承諾不切實際的回報就倉促投資。絕不要讓不熟悉或不完全信任的人操作你的帳戶。

假裝金融合法機構

這類詐騙會模仿真正的金融機構,如銀行或貸款公司。詐騙者常用電話、簡訊或電子郵件聯絡,看起來和聽起來都很像真的。他們可能聲稱你的帳戶出問題,或提供假的貸款利率優惠服務,有時甚至威脅你若不付醫療費就會被逮捕。

詐騙者可能會用假的來電顯示和幾乎一模一樣的電子郵件地址偽裝,讓人信以為真。他們會假借安全檢查或提供協助的名義,要求你提供密碼、身分證號碼,或使用即時支付App付款。

★ 警示訊號突如其來的帳戶問題通知、要求你立即處理、索取敏感資訊、可疑網路連結,以及要求用即時支付App付款。

★ 保護自己除非是你主動聯絡,並透過官方電話或網站,否則不要透露個人或財務資訊。不要點擊陌生人傳來的連結或附件。如有懷疑,馬上掛電話並直接聯絡你的銀行或貸款公司。

網路威脅層出不窮、不斷進化,定期查看你的銀行和信用卡帳單。(Shutterstock)網路威脅層出不窮、不斷進化,定期查看你的銀行和信用卡帳單。(Shutterstock)

假中獎真詐騙

抽獎與彩票詐騙,詐騙者通常會突然打電話、寄電子郵件或寄信給你,聲稱你中了某個你根本沒參加過的抽獎或彩券。然後要你先付手續費或稅金才能領獎。

★ 警示訊號你從未參加的活動或彩券,要求你先匯款、購買禮品卡或進行其他預付款來領獎,並且沒有任何合法的驗證證明你獲勝。

★ 保護自己合法的抽獎或彩券活動,中獎者不需要先付任何費用或稅金才能領獎。如果獎品聽起來太好,往往就是詐騙。千萬不要為了「領獎」而匯款或提供財務訊息。

商業冒充詐騙 利用熟悉品牌

這類詐騙以冒充知名公司或慈善機構的代表,專門針對長者行騙。詐騙者會用假的來電號碼、電子郵件或網站,看起來非常像真的。他們的目的是假裝幫你處理問題或確認交易,實際上是想偷你的錢或個人訊息。

他們可能聲稱你的帳戶被凍結、付款逾期,或者你中獎了。有些假網站會要求你提供禮品卡或敏感資訊,藉口是要「核實」你的身分。很多人沒有察覺被騙,是因為對方冒充亞馬遜、PayPal、本地電力公司或全國性慈善機構等熟悉的名字。

★ 警示訊號你會收到來自公司或慈善機構的陌生訊息、催促你立即付款或捐款、要求你用禮品卡支付,或向你索取個人敏感資訊。

★ 保護自己不要輕信熟悉的名字,務必自己核實。你可以打電話到該公司官方電話,或直接瀏覽其官方網站。如果接到意外或帶有強迫性的來電或訊息,不管對方說得多像真的,也不要透露任何個人資料或匯款。

◆ 保護自己、財產聰明做法

除了學會識別各種騙局的危險訊號外,還可以透過以下主動的做法提高自身安全:

■保護個人資訊

任何包含敏感資訊的文件,丟棄前要用碎紙機銷毀。除非是你主動聯繫,並且確定對方是合法可信的,否則絕不要提供你的身分證號碼、銀行帳戶、信用卡訊息或密碼。

■設強密碼和雙重身分驗證

設置獨特而複雜的密碼來保障你的數位帳戶安全。如果可以啟用雙重身分驗證,一定要使用,比單一密碼提供更高的安全。如果你需要管理很多密碼,可以考慮使用值得信賴的密碼管理工具。

■定期查看帳戶情況

每個月仔細查看你的銀行和信用卡帳單,看看是否有未經授權的交易。如果發現異常交易或提款,立刻透過銀行設置交易提醒功能。為防止身分被盜,每年也可以透過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閱你的信用報告。

■與可信賴的人公開交流

如果你發現任何可疑情況,務必與信得過的家人、朋友或理財顧問溝通。別人的意見往往能幫助你識別騙局。在作出重大財務決定之前,務必找可信的人一起商量。

■持續關注新訊息

關注權威機構發布的資訊,了解最新的騙局趨勢和防騙建議。你也可以參加本地講座或線上課程,增加對老年人防騙的了解。只要對某件事的真偽有懷疑,就要多問、多查證。

◎如果被當成詐騙目標

即使是再小心的人,也可能會落入精心設計的騙局。如果你懷疑自己被盯上了,或者已經被騙,請記住:你不是孤單一人,關鍵是要立刻採取行動。

■立即斷絕一切聯繫

立刻停止與騙子的所有溝通,不要再回復他們的電話、訊息或郵件。

■舉報此事件

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165官網「檢舉詐騙廣告」專區。同時,可向相關網路平臺(臉書或Instagram等)檢舉詐騙廣告或冒用帳號。如果你已經有經濟損失,也可以報警,聯繫你所在地的警方。

■通知銀行或信用卡公司

如果你曾把銀行訊息或信用卡訊息提供給騙子,要立刻聯繫銀行凍結帳戶;信用卡部分,通知發卡銀行遭遇詐騙,並申請爭議帳款處理,以及向警方報案。如果對支付被騙款項有爭議,可以聯絡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由公正第三方協助。

■分享你的經歷

分享你被騙的經歷,不但能獲得情感支持,也能提醒別人提防類似騙局,減少被騙的恥辱感。

退休生活本該是安心和滿足的,而不是因為財務擔憂而感到焦慮。保持警惕、不斷了解新訊息,並願意討論金錢問題,能幫助你有效防範不斷變化的騙局。

真正的正規機構永遠不會逼你立刻做決定、不會透過電話索取敏感資訊,也不會要求以禮品卡等無法追蹤的方式付款。如果你無法確定,就停一停、核實情況,然後與信任的人談一談。

退休生活有保障來之不易,是你辛苦奮鬥得來的,當然值得好好守護。

——摘編譯自「Shielding Your Golden Years: A Retiree’s Essential Guide to Avoiding Scams and Fraud」,原文刊登於Due博客網站。◇

延伸閱讀
台股漲206點 收復23000點大關
2025年07月16日 | 10天前
取消